
發展局今日(14日)在社交平台發文,再回應有關交椅洲人工島的公眾關注,指填海工程並無違背國策,人工島設計亦有顧及應對極端天氣。
發展局指,國務院在2018年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並不涵蓋香港特别行政區。而有關通知亦並非禁止填海,而是訂立嚴格制度審批填海項目,並容許國家重大戰略項目進行填海工程。
發展局續說,事實上,特區政府不時向中央匯報香港的發展,當中亦包括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進展。此項目乃香港境內進行的工程,特區政府定當負責做好有關的規劃、評估和落實安排,過程中亦會繼續邀請境內外的專家給予意見。同時填海工程,亦不違反《拉姆薩爾濕地公約》,因為人工島所在位置及附近水域,並非公約域劃定濕地。
至於就外界擔心人工島面對極端天氣下的水浸風險,發展局指,相比現有的海傍用地,交椅洲人工島為全新創造的土地,有更大的空間在項目的規劃階段,預先為應對極端天氣及氣候變化引入合適的設計。
有評論引述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報告,指出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1.5米及其發生的機率超過1%。發展局則指,只是眾多不同機構的推算之一。而香港天文台的推論,則在2100年在非常高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57米到1.08米之間,中位數為0.78米。政府可以在沿岸加高擋浪牆作為應對措施,獲得填海及海岸抗禦專家委員會認同。
更多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