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術
交椅洲填海1000公頃以建造三個島嶼,並將其打造成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根據發展局的資料,人工島共分為三個島嶼,其中A、B島各約380公頃,C島則約240公頃。土拓署署長方學誠昨日表示,填海計劃將分階段進行,現時構思先興建竹篙灣對出的C島,因策略性運輸基建在C島設「落腳點」 ;政府會同步啟動興建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爭取在2033年完成,以配合人工島首批居民在同年入伙的目標。對於交椅洲項目,坊間仍有不同意見,筆者想指出人工島的三個看點,看它如何能從房屋、發展以及運輸網絡三方面助力香港再出發;如果市民大眾對人工島有足夠的理解,相信除了支持計劃,還會希望計劃能加快進行。
根據特區政府的資料,在總面積約1000公頃的三個人工島,如概括地劃分土地用途,用於居住的約250公頃、商業的約100公頃、休憩的約200公頃、政府等設施約200公頃,另外約有250公頃用於出行相關設施。值得留意的是,交椅洲人工島絕不是孤島,人工島除有連接路接駁港島西甚至北部都會區,亦有鐵路貫穿新界以至港島;如果整個布局都成形,交椅洲人工島極可能會成為香港一個全新的核心商住區域。
解決居住、商業以及交通問題的重要區域
坊間在討論交椅洲人工島時,往往有一種想法,就是既然會發展北部都會區,又何必再開拓人工島呢?其實,現時公屋輪候宗數20幾萬宗,撇除公屋的需求,其實居屋的供應更是嚴重不足,私樓的供應也是有待提升;北部都會區可以解決部分住屋問題,但不能解決整個香港的房屋短缺問題。交椅洲人工島的興建,那100公頃住屋用地,大約20萬伙單位,正好可以解決50萬人的住屋需要,關於交椅洲人工島的最重要作用,社會大眾理應了解。
另外,其實除了住宅地,本港的優質商用地皮也並非十分足夠,最傳統的核心商業區,即中西區尤其係中環一帶,基本上已經沒有擴容的空間,如果中西區的核心商業區要發展下去,唯一可能,就是在維港以外填海,而交椅洲人工島就是最佳選項,將來中西區的商業區要伸延下去,人工島就是合適地方。還有一點,就是香港的交通網絡,尤其是新界西北到港島的交通要擴容,人工島的存在,也正好讓鐵路、道路網可以不經過九龍,由新界西北直出港島。
人工島計劃能再調整嗎?
不過,任何發展計劃,都有再完善的空間,例如在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筆者留意到政府、機構及社區設施和公用設施(GIC)用地,大約佔200公頃,其實GIC用地,能否降至150公頃,把多出的50公頃土地,也用作興建房屋?此外,就是現時政府預計2033年會有首批住宅供應,筆者實在有一種「十年太久」的感覺,若然特區政府能再精簡程序、加快發展,在2030或2031年能提供首批住宅就更為理想。最後一點,就是現時全個交椅洲項目的總工程造價估算5780億元,特區政府有沒有嚴防超支的措施或對策?筆者認同,交椅洲人工島會為香港帶來巨大收益,但從公共行政乃至商業角度而言,嚴控開支的工作,也是不容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