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香港遇到危難之時,你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還是義無反顧衝在一線,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本港第五波疫情洶湧來襲,醫院超負荷運行,確診者只能自我執生。在此人心惶惶之時,有一個人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就是葵青發展義工團主席、企業家葉長春先生。他和他的團隊為港分憂,慷慨捐款捐物;為政府解難,大家親力親為;為市民服務,個個盡責盡心。
為港分憂 他捐款捐物
疫情來襲,香港每日確診數字以萬計,死亡人數破2000,近乎是過往兩年因疫情死亡人數總和的10倍!面對嚴峻的疫情,特區政府雖竭盡全力,但也難以應對這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時,人們最需要的是抗疫物資。作為企業家的葉長春,與其他在港中資企業一樣,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各種渠道籌集消毒液、快速測速劑、連花清瘟膠囊等抗疫物資,送給有需要的市民。

得知葵青區爆發疫情,當時市面極難找到大量消毒用品,葉長春立馬購置5萬公升漂白水和20萬個搓手液,義務支援特區政府,派發給當區學校和市民使用;聽說葵青區警署前線警員染疫情況嚴峻,但一直買不到足夠的藥物,他第二天就代表「葵青地區抗疫連線」,送去一大箱連花清瘟膠囊;獲悉青衣方艙醫院建成,但因為是臨時建築,缺少WiFi、電視,不方便入住者接收資訊,他即刻四處找朋友尋貨源,訂購一大批收音機送了過去;了解到疫情令長者充滿陰雲,他透過相關院舍安排人手,每日給長者分發一個新鮮生果,送給老人家身體健康、生機勃勃的美好祝願。

疫情期間,葉長春竭盡所能捐款捐物,他說,「在港中企不僅取之於社會,亦會用之於社會。在疫情面前,當國家有需要的時候,中企也會毅然選擇站出來,勇敢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帶動整個社會抗疫的氣氛,用實際行動,用一箱箱抗疫物資,幫助香港渡過難關。」
為政府解難 他出人出力
眾所周知,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責任就是為人民服務,特區政府也不例外。但面對如此洶湧的疫情,特區政府再怎麼努力作為也總有服務不周的地方。葉長春說,「有很多人批評政府做的不好,但作為香港市民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不能一味地指責政府,而應該站出來用自己的行動,為政府解難。」

今年年初,人口多達3.5萬的葵涌邨爆發大規模新冠疫情,特區政府宣布需要對逸葵樓、映葵樓、夏葵樓等數棟屋宇進行圍封強檢,邨內居民面對突如其來的禁足令毫無準備。葉長春接到葵青民政專員鄭健的電話,需要義工幫忙為市民包裝應急物資。當時是星期天中午12點,葉長春和「葵青地區抗疫連線」的議員、幹事們發動徵集,短短2個小時,逾百位義工已經在長青社區中心集結完畢,速度之快葉長春自己都不敢相信。
包括葉長春在內,葵青區內新社聯(葵青)主席潘志成、區議會主席盧婉婷、區議員梁嘉銘、郭芙蓉,幹事李世隆等人聽到號召,也立即加入義工團隊趕來幫忙。大家根本不管自己的身份如何,擼起袖子就是幹!一大幫人將口罩、搓手液、沐浴露、洗髮水、紙巾等生活物資分裝打包,無休無息一直包裝到當日晚上10點,一袋袋物資都將長青社區中心堆滿了。政府連夜將這些物資送到被圍封的居民家中,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葉長春說:「團結是抗疫的核心,我們抗疫連線的兄弟姐妹,一聲號召,就把大家動員起來,真的就是『一呼百應』。而且我們每個議員、幹事、義工,大家不論身份,不分你我,不辭辛苦,有需要就去做,這份熱心真是令我感動。」
為市民服務 他盡責盡心
大到整個葵青區,小到區內的個人,葉長春都是能幫則幫。2月28日深夜10點半,一名住在荔景的確診孕婦向葉長春求助,她已有36周身孕,確診後渾身酸痛,發燒至38度,心跳速度非常快,家人一整天都沒有打通求助電話,感到焦慮不安,最終她的朋友聯絡到葉長春。情況緊急,葉長春問清地址,立即聯絡區議員梁嘉銘,不到半個小時,孕婦的家人就收到電話,並將情況上報衞生署及瑪嘉烈醫院,孕婦和家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友人向葉長春發來感謝的短訊,並發自肺腑地說,「有衝動要搬到葵青住,好有安全感!」類似的事例比比皆是,區內一有居民求助,葉長春立馬就動員抗疫連線的力量,每個幹事、每個義工,馬不停蹄運作,往往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就能將物資送至確診者家中。他告訴記者,「抗疫不是我一個人在行動,而是團隊的力量,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團隊就是居民的堅實依靠。 」

疫情無情人有情,當香港遇到新冠病毒的打擊,葉長春展現出的不僅是一個香港市民的熱心、一個團隊的堅守,更是一個企業的擔當,如果每個人在疫情下都能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這力量再微小,750萬人同心,也必將能凝聚成浩瀚之力,戰勝疫情,守護香港,讓東方明珠再現輝煌。
(點新聞記者楊新雨報道)
更多閱讀:
抗疫故事|(有片)6歲香港女孩獨自滬上隔離 醫護「媽媽」暖心服務感動家人
香港抗疫故事(八)|古稀義工確診感無助 經歷風雨後盼「為人撐傘」
香港抗疫故事(六)|竹篙灣保安:我不怕新冠病毒 我只想為香港做點事
香港抗疫故事(五)|院舍爆疫職員無懼堅守自救 盡心力溫暖長者
香港抗疫故事(四)|染疫者親述:子女確診家長累癱 私院冷眼旁觀
香港抗疫故事(三)|三位染疫者自述:中招後徬徨無助 惟有自己「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