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6歲的女孩,前不久和母親一起從香港抵滬,不幸的是母親和弟弟先後確診,她必須一個人到附近酒店隔離。當地醫護人員為她提供「媽媽」級的貼心服務,幫助她緩解壓力,重拾笑容。
連日來,上海面臨的境外輸入壓力持續增大,隔離酒店和相關工作人員在緊抓疫情防控之外,也不斷推出人性化服務,幫助隔離者渡過難關。點新聞記者今日(9日)了解到,目前正有一位來自香港的6歲女孩,獨自在當地酒店隔離。醫護人員為她特別提供全天候的「母親級」服務,也讓她的家人分外感激。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點新聞記者無法走進酒店與女孩面對面,但是通過視頻看到她與醫護人員的互動,也能感受到一絲暖意。



「明天早上想吃什麼呀?」「我想吃旺仔牛奶。」「還有呢?」「還有小籠包。」……這是發生在醫護人員梁潔和小女孩間的幾次對話。據了解,梁潔自己也有一個2歲多的孩子,但是為了工作需要,不能回家陪伴。她直言,從120車子上把小女孩抱下來的一刻,就覺得她需要有人陪伴,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因為有為人母的經驗,所以上手也比較快,穿衣、洗澡、梳頭,哄孩子等等,她很快就適應了。隨着每天到房間裏陪伴,照顧她的日常生活,她們的感情也在這點點滴滴中悄然升溫。為了不影響酒店內其他人員的照護工作,這次護理部門共派出4位女性醫務人員輪流照顧這位小女孩。醫護「媽媽」們細心地陪孩子在床頭讀故事繪本、做遊戲,哭鬧時及時安撫……考慮到孩子需要洗澡,獨自完成會有困難,「媽媽」們都會幫忙,讓小女孩美美的。
經過幾天醫護「媽媽」們的陪伴,小女孩的嘴角終於揚起了微笑。面對視頻鏡頭,她勇敢表示:「媽媽核酸檢測陽性,我要做個小大人,要學會自己吃飯、睡覺,等隔離結束去照顧媽媽」。
同時,酒店還特別在隔離房間安裝攝像頭,讓她與自己的母親保持聯絡。吳女士雖然遠在醫院,但每天都能通過隔離酒店的攝像頭了解孩子的情況,也讓她非常感動。她在電話中表示,這是和孩子第一次分開,實在沒辦法。但當地提供如此人性化的服務,她親眼看到醫護人員貼心照顧女兒,使她在治療的過程中倍感安心。


據了解,在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基礎上,上海市委、市政府都多次特別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對待老人、孩子等特殊人群多加關心,做好服務。為此,各級基層醫療機構和社區,都在不斷探索和完善各類人性化工作,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點新聞記者張帆報道)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