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6)—— 仙境邊縣墨脫行

進墨脫的559國道旁的嘠瓦龍景區,令筆者驚嘆!(作者供圖)

文/馮煒光

你認為仙境會是怎樣的?是附圖這樣嗎?這裏是西藏林芝市的墨脫縣的果果塘大拐彎,在這裏奔騰而過的是直往印度而去的雅魯藏布江。這拐彎是墨脫的「名片」。墨脫,一個被許多自駕者譽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墨脫地處西藏的東南邊陲,雅魯藏布江下游,它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2013年才全年通車),由於地質條件惡劣和嘎隆拉山的阻隔,從波密到墨脫的公路常年處於邊修邊壞的狀態,路況極其糟糕,是對自駕者極具挑戰性的線路。

用手機拍攝不經任何加工的果果塘大拐彎。要拍到這「仙境」,必須早起及有良好駕駛技術,否則宜找個好司機。(作者供圖)

說到挑戰,墨脫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由318國道波密段折上山去墨脫,路旁的界碑寫着「559國道」。進山不久便開始遇上碎石路,顛簸了一會,在山上拐了好幾個「髮夾彎」便見到波密縣嘠瓦龍景區這牌子,筆者往左邊一看,美不勝收。

之後便是進入3.5公里的嘠隆拉隧道,隧道內沒燈,大白天也非常暗,每走一段便見到接駁口半圓形的白邊,但除白邊外便是一片漆黑,筆者一面開一面懷疑前面是否是一道牆?這當然不可能,但一人一車在這漆黑一片的隧道內,實在有點發毛。之所以是沒有車,因為墨脫除了是鄰近印度的邊境縣,一定要申請好邊防證才能進之外,還規定「雙(日)進單(日)出」(公安說:因為山路太窄,若單雙日都能進出,便會大塞車),筆者是在9月27日申請到邊防證,28日便由拉薩直奔733公里去墨脫,去之前有人說墨脫是「單進雙出」,有人說是「雙進單出」,莫衷一是,筆者決定碰碰運氣。過了那黑得不見五指的戞隆拉隧道後,又是「髮夾彎」下山,在其一個彎見到一輛反方向的「湘」字車牌的車停在路邊。筆者打開車窗和對方聊,車內大概有4位男士,其中一人一臉無奈地問筆者:「申請了邊防證沒有?」,筆者回答:「有呀﹗」對方便說:「那便好,我們沒有邊防證,被勸返了﹗」

過了3.5公里的嘠隆拉隧道後不久,便能見到山下這個景區售票點,在這裏要有邊防證才給你買票,否則勸返,而且還是「雙日進,單日出」。(作者供圖)

進墨脫,其實是要過1次景區關卡和4道公安檢查站。景區工作人員會查驗你的邊防證有沒有寫明是「林芝各縣」和生效日期,之後是買票,盛惠210元,但買票要看身份證,對方一看筆者證件便主動說「你只需105元,半價」(不要誤會,港人沒有特權,只是筆者年齡夠大而已)。按付款紀錄,筆者付款時間是9月28日下午5:25,之後便是過了4道公安檢查站的第1站(在景區售票處旁),每個站都要看身份證、駕駛證、車輛行車證,然後是留下手機號。

往縣城的路上,要繞過4條危橋。(作者供圖)

第1道至第2道公安檢查站距離約25公里,主要是下山,路況尚好,只是有一段被水沖翻了,故變成約數米的碎石路。過第2個檢查時,公安說還有60公里山路才到縣城。這60公里才是真正的考驗,顛簸不用說,筆者還要繞過4道危橋。筆者在這60公里山路上下山又上山,「搏鬥」了3個多小時,終於在晚上8點天已全黑時,到了最後一個公安檢查站,上面寫着「亞東便民警務站」。筆者是個歴史痴;亞東這名字在我國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時有着一段特殊的歴史:當時西藏的最高政教領袖一聽到解放軍順利通過昌都,便立馬由拉薩來到這個靠近印度的亞東,觀察形勢。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翻翻這段歴史的書。

警務站的門巴族警察告訴筆者,山上的燈光處便是縣城了。筆者頓感勝利在望。墨脫,這個名字,筆者是在2006年首次遊覽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時首次聽到的,那時還未通公路,要進墨脫只能徒步。在拉薩打拼的湖南周先生曾告訴筆者,還在墨脫未通路前,便有湖南常德人來這裏賣化妝品及做工程的。湖南常德人真的有點浙江溫州人的習氣。

來自2140公里外的甘肅臨夏的馬姓回民一家,除了可愛的5歲小女兒外,注意到牆上寫着「春節不休息」的字句。(作者供圖)

筆者找到一家名叫「墨脫大酒店」的三星酒店下榻,便到了樓下的一家叫「伊穆餐廳」的清真麵店「醫肚」,麵很不錯。翌日中午筆者在離開墨脫前,再到這麵館,和老闆娘聊起,才知道他們姓馬,一家三口(包括一位5歲的小女孩,見附圖)來自甘肅臨夏,筆者一看導航,由臨夏到墨脫要2140公里,駕車也需要35 小時。筆者還見到牆上寫着「春節不休息,正常營業」。這位姓馬的回民一家不遠千里來到邊境小縣創業,其毅力和拼搏,令人動容。

筆者第一位門巴族朋友,邊吉,攝於她的石鍋店。墨脫石鍋,天下聞名,尤其用來煮石鍋雞。筆者嘗過幾遍,回味至今。(作者供圖)

墨脫是門巴族的聚居地,當地最有名的是石鍋。筆者在酒店樓下的店舖認識了筆者平生第一位門巴族朋友,她叫邊吉,她和爸母、妹妹、老公等都是以石鍋為業,她們不單跑到連馬匹也上不了的大山去採石,還由她老公負責打造石鍋及各種製品,還用墨脫石造了一個很古樸的酒壺。筆者告訴她難得來墨脫,擬在這裏住夠兩個晚上,她告訴筆者:「那妳要住夠三晚了,因為墨脫是雙進單出的。」幸虧邊吉告訴筆者,後來筆者也和酒店員工及公安確認,於是筆者在翌日早上去了果果塘大拐彎,便在中午啟程回拉薩。

往果果塘大拐彎路上,只容一車通過的橋,幸好不是危橋,否則筆者要到雅魯藏布江游泳去。(作者供圖)

去果果塘欣賞「仙境」是既要早起,也考驗駕駛技術。在離開縣城後不久,便到了一條狹窄的下山路,而路上竟然有大貨車上來,幸虧今次大貨車很禮讓,還挨在路邊讓筆者的車先過。路的右邊是個懸崖,下面便是奔騰的雅魯藏布江,期間還要經過只容一車通過的鐵橋。之後又是爬山,然後便到了一個視野開濶的路邊。這裏沒有觀景台,但大家只要向左望,便都會為這大拐彎所震撼而停下車來。

看完「仙境」後,筆者特意到上山時在路邊看到的一家石鍋批發店(上山時為了趕看美景,沒有停下來)。原來這店的老闆娘姓譚,是一位重慶人,在這裏開了7年多的店。她說自己已30歲出頭,她說她還是小女孩時到過中山打工,故對筆者這滿口廣東口音的普通話,特感親切。筆者發現她這裏的石鍋因為是批發價,故較邊吉在縣裏的店,便宜約20-30%。期間因為有好幾位藏族同胞進來買東西,故筆者也無法細問譚老闆娘為何會由重慶,走過萬水千山來到墨脫,而且還是在往果果塘的山裏開店。然而據她所言,她的生意挺不錯。

由來自甘肅臨夏的回族馬老闆,到土生土長的門巴族邊吉以至由重慶來的譚老闆娘,與及遠在墨脫還未通路前,便有湖南常德人來墨脫打拼,筆者看到內地不同民族的同胞的韌勁。筆者在離開墨脫時,把時間算得很清楚,由縣城回到318國道,需要近4個小時,且山路崎嶇,顛顛簸簸,仿如坐免費過山車;筆者真佩服上述幾位朋友的毅力。我們港人一到樓下便有地鐡、的士及巴士,一至兩小時內幾乎都能到香港任何角落,真的難以想象有同胞會生活在近乎「與世隔絕」的大山裏打拼。大家如想買到真正的墨脫石鍋,我和邊吉及譚老闆娘都加了微信;當然由於「一國兩制」,石鍋是速遞不到香港的,頂多到深圳。至於香港特區政府、富豪以至賣瀝青著稱的國際石油公司,如想真心幫助我國同胞或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不妨援建進出墨脫的公路,好讓同胞們進出不用這麼顛簸,旅行人士也不受「雙進單出」的限制。

進出墨脫小攻略:

1) 若是內地同胞宜在居住地先申請好包括「林芝各縣」的邊防證,港人則只能在拉薩申請;否則便要像筆者般專門由拉薩往回走去墨脫。

2)一定要安排越野車,小轎車極有機會拋錨。

3)進出墨脫時,不要吃太飽。試想你在60公里的路上由墨脫的平均海拔1200米,爬升1600米到3800米的嘠瓦隆景區;若吃太飽,只會「回吐」大自然。

4)留意「雙日進,單日出」,最佳是單日晚上在波密住,然後雙日早上開車進墨脫,這樣便可以在那85公里的路上都是大白天,好好欣賞美景,也不用像筆者因天黑而這麼焦慮。

5) 在波密近墨脫的岔路上有一個中國石油加油站,進和出都要到這裏加滿油。在墨脫只見到一個在建中的中國石油加油站,暫沒法加油。

6)因為是邊境,從購票進大門開始,一共有四次安全檢查,進大門一次外,後面分別還有80公里一次、達國大橋一次、進入墨脫縣城一次,所有人(包括司機)都得下車到檢查窗口排隊,一個個驗明身份,然後掃健康碼,查驗無誤後才能放行。

相關報道: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1)—— 不負如來不負卿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2)—— 豪情萬里 像那飛鷹過山川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3)—— 「怒江巨人」和「童話小屋」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4)—— 好奇的獼猴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5)—— 不一樣的拉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21世紀西行漫記西藏篇(6)—— 仙境邊縣墨脫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