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精神之光

紅星耀香江 | 推互動展向青年生動講述抗戰史 東縱老兵後人吳軍捷冀把歷史融入今天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八集,讓我們聽聽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講述傳承香港抗戰記憶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 |「香港抗日第一家」11人參軍從救國到建國 後人捐祖屋建紀念館傳承羅家精神

全家十一人參加部隊、海陸空各條戰線均有他們的身影,「香港抗日第一家」的盛譽之下,是一個家族在抗戰歲月的犧牲與付出。 抗戰勝利後接組織命令北上內地,參與解放戰爭、建設新中國乃至改革開放,他們從未缺席,這是一個家族與國家命運的休戚與共。 捐出祖屋改建紀念館,為傳承先輩精神奔走呼號,這是身為後輩的責任與承擔。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七集,讓我們聽聽「香港抗日第一家」後人、港九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副會長黃俊康講述他父輩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一寸山河一寸血 東江縱隊抗戰老兵傳奇故事:戰鬥在香港!

點新聞尋訪多位東江縱隊老兵及老兵後人,聽他們講述香江革命兒女的抗戰傳奇,讓愛國愛港的紅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香江代代傳承。
紅星耀香江

紅星耀香江 | 推互動展向青年生動講述抗戰史 東縱老兵後人吳軍捷冀把歷史融入今天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八集,讓我們聽聽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講述傳承香港抗戰記憶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 |「香港抗日第一家」11人參軍從救國到建國 後人捐祖屋建紀念館傳承羅家精神

全家十一人參加部隊、海陸空各條戰線均有他們的身影,「香港抗日第一家」的盛譽之下,是一個家族在抗戰歲月的犧牲與付出。 抗戰勝利後接組織命令北上內地,參與解放戰爭、建設新中國乃至改革開放,他們從未缺席,這是一個家族與國家命運的休戚與共。 捐出祖屋改建紀念館,為傳承先輩精神奔走呼號,這是身為後輩的責任與承擔。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七集,讓我們聽聽「香港抗日第一家」後人、港九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副會長黃俊康講述他父輩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一寸山河一寸血 東江縱隊抗戰老兵傳奇故事:戰鬥在香港!

點新聞尋訪多位東江縱隊老兵及老兵後人,聽他們講述香江革命兒女的抗戰傳奇,讓愛國愛港的紅色基因、革命薪火在香江代代傳承。

紅星耀香江 | 從「小鬼通訊員」到歷史傳承者 林珍:人老心不老 紅心一片向國家

目睹搞革命的姐姐林展遭日寇拷打寧死不屈,年幼的她跟隨親人加入游擊隊,盡己所能為抗戰服務。 從「小鬼通訊員」到「小護理員」,見到前線戰士身負重傷仍心懷希望,她備受鼓舞,找尋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擔任原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她以「人雖然老了 但心不可以老化」要求自己,盡力做好愛國抗戰史宣傳工作。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六集,讓我們聽聽東縱抗戰老兵林珍及她姐姐林展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 | 身負槍傷腿截肢 98歲東縱抗戰老兵潘江偉: 保家衛國犧牲小我 從未後悔

日寇入侵、家園盡毀,不得已背井離鄉,從上海到香港,他投身工會,積極參與抗日宣傳。 投筆從戎,身經20餘場戰爭,因負重傷不得已告別火線,一心抗日的他,仍繼續在游擊隊不同崗位作出貢獻。 戰爭期間槍傷未得到及時治療,留下舊患。晚年因舊傷感染不得不截肢,九旬高齡的他從容以對。 得見祖國發展強大,有了新式武器,也飛天攬月,他感慨當年無數革命先烈的犧牲換來今日國家強盛,終得安慰。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五集,讓我們聽聽東縱抗戰老兵潘江偉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通菜鹹魚藏信件 東縱老兵劉炳安:游擊隊長方蘭招募我當通訊員

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香港有多個中隊,其中市區中隊選址在劉炳安家的祖屋,香港淪陷時期,年僅7、8歲的他成為市區中隊隊長方蘭的小小通訊員。 送情報、躲截查,他在與日本人的斡旋中發揮聰明才智,數次化險為夷。 此去經年,感念和平可貴,他寄望青年人珍惜當下,切莫行差踏錯。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四集,讓我們聽聽方蘭通訊員、東縱抗戰老兵劉炳安的故事。

紅星耀香江 | 不用子彈用「紙彈」 東縱老兵徐墀:在日軍眼皮下打文宣戰

日寇入侵、香港淪陷,品學兼優的他未能如願完成學業,被迫離開校園,轉而投身抗日,以「紙彈」,打贏了一場場輿論攻防戰。

紅星耀香江|96歲東縱抗戰老兵陳水粦:樹有根水有源 愛港愛國是初心

「九一八,血痕尚未乾;東三省,山河尚未還……」兒時老師教唱的一首《九一八》,讓「國家」的觀念在他心中萌芽。 「陰公了,淒涼了,日本人來了。」日寇鐵蹄染指香港,在部隊教育、鼓勵下,他毅然入伍,成為情報交通員。 「樹有根,水有源。每個人都應有愛港愛國愛同胞愛民族的初心。」建黨百年之際,他真誠寄語,希望香港年輕人明白「有國才有家」的道理。 「紅星耀香江」系列第二集,讓我們聽聽東縱抗戰老兵陳水粦的故事。
點擊加載更多
點擊加載更多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