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竹菅人命仍未休

文/黎岩

大埔墟宏福苑悲劇再次引起了各界對建築地盤安全的強烈關注,其中的焦點無一例外地指向早該與時俱進淘汰的竹棚工藝。筆者今年1月16日,曾就啟德新急症醫院巨型竹棚架倒塌導致11名工人受傷的慘劇,特別撰文《竹菅人命何時休》,呼籲當局痛定思痛,痛下決心,即時修例淘汰建築工程中的竹棚架工藝,改用鋼管或鋁合金搭棚工藝。孰料言猶在耳,卻發生了令人痛心的宏福苑死傷逾百的慘劇。

勞工處統計資料顯示,本港目前有合資格持證的搭棚工匠約2500人,意味着從事相關搭棚的工作需要接受嚴格的培訓才能獲取相應的工作資質。同時也意味着本港搭棚行業具有相當龐大的市場需求,且已經形成了一條從進口加工到物料倉儲運輸,再到工地施工,乃至於職業培訓的完整產業鏈。不可否認,竹棚對於相對密度擁擠的香港的建築市場而言,似乎仍具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因其物料輕,易轉運,且因技術含量相對為低,只要經過一定的初級培訓即可上崗搵錢,據行業人士介紹,繁忙時間,日薪可高達四五千元。當然,並非日日有工開,日日可以日進千金,好多時也有無工開遊手好閒的情況。

過去20年間,隨着鋼鐵產能過剩,內地地區紛紛轉向金屬棚架。而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香港特區,卻依然延用錯綜複雜、由繩結捆綁而成的竹棚,用於建造和翻新數十層高的公寓樓與商業大廈。

雖然竹質棚架適合香港狹窄樓宇空間的建築施工等優點,但所造成的安全隱患卻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年初啟德醫院地盤竹棚架大面積垮塌,造成11人受傷的悲劇或許市民仍記憶猶新,而今次造成逾百人死傷的慘劇更令人痛徹心扉。痛定思痛,確實需要檢討並反省,是否還需要保留這種2000年前就已經存在的傳統工藝,特別是高層超高層建築,除去啟德工業意外難以經風雨的隱患外,防火安全勢必成為最大的安全隱患。

當局過往亦曾表示,雖然金屬棚架防火性能更佳,且更堅固耐用。但就無完全淘汰竹棚架的打算,尤其是在工地環境狹窄等特殊情況下。從建築科學的角度來看,隨着摩天大樓越來越高,建築材料也更多地採用玻璃,穩固的金屬棚架更適合大型建設項目。建築工程師可根據荷載和極端天氣等因素計算確定管材厚度、環鎖間距等參數,基本上可以做到萬無一失;然則竹棚架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竹竿形狀不規則,全憑竹棚師傅的經驗判斷,且因竹棚架的曲直凹凸不平,客觀上也會造成在棚架上行走施工的潛在危險。

其實,當局早於2013就推出《金屬棚架工作安全守則》修訂版,建議業內採用金屬棚架,惟未做硬性規定。而在本港建築業內,也已實行竹棚金屬棚雙軌制,惟沒有明確的法例法規界定何種情況下必須採用金屬棚架。物業管理業監管局(「監管局」)於2022年7月29日制定並於2024年10月修訂了《處理棚架工作》操守守則,當局還於2024年6月推出《建造業棚架安全標準及守則》。今年3月,香港發展局更發布備忘錄,要求至少一半的政府項目使用金屬棚架,旨在逐步推廣現代工藝適用範圍、提升安全性。這一系列操作都在在現實了當局與時俱進推動鋼管替代竹棚的管治決心。

雖然昨日有媒體報道業界近乎強詞奪理的狡辯,聲稱竹桿並非易燃物,即便是用打火機去點燃,也未必能夠起火。甚至有公眾人物強詞奪理地狡辯,明明是防護網惹得禍,為何要委過於無辜竹,好似竹棚本身是無辜受害者般。但從媒體轉播的宏福苑大火場景來看,在天氣極端乾燥的情況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屋,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顯然是外置的防護網起火引燃竹管大面積起火。雖然現階段如此大範圍大面積火災的原因,有關方面還在調查中。但不可否認的是,竹棚明顯是今次火災的最大幫兇。假如宏福苑是鋼管棚架,縱然外置防護網起火,相信亦不會造成如此熊熊火焰,更加不會導致火燒連營式串燒。

香港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百多年來卻抱殘守缺地沿用竹竿搭棚的傳統作業方式,並一再發生工業意外,乃至今次的百人死傷慘劇,令人訝異唏噓的同時,確實應該認真檢討並痛下決心廢棄竹棚工藝,以確保啟德悲劇、大埔悲劇不再重演。

鑒於宏福苑外裝修工程大火慘劇,當局應在檢討事故原因的同時,痛下決心,盡快修訂相關指引,在之前規定的公營建築地盤須有一半以上採用金屬棚架的基礎上,明確規定超過一定高度(比如說5層以上高度)的建築物,必須棄竹桿用鋼管或鋁合金管搭架;同時,可以適當考慮設立三年過渡期,並最終完全淘汰竹棚。以確保萬無一失的安全,杜絕此類竹菅人命的悲劇。

改革沿用千年的作業思維模式,勢必會會觸動某些固化利益的蛋糕,但不能因此而將百萬市民的生命安全持續置於危牆之下,這中間固然有取捨,但取捨的最關鍵因素就是至高無上的生命代價。至於某些人口中的2500名搭棚工可能面臨失業的問題,相信只要經過簡單的技術培訓,完全可以適應並能勝任金屬搭棚工作,這完全就是一個不成其為問題的問題。

至於改用金屬棚架或可能增加建築成本,相信只要善於應變求變,借鑒並採用「基建狂魔」內地的建築施工模式,甚至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採用內地的建築技術標準與運作模式,相信足以控制建築成本。這方面,除了目前已經實行的公共工程須一半以上採用金屬棚架的硬性規定外,在整個北都區域的發展項目,完全可以一刀切硬性規定採用金屬棚架。當然,經歷今次慘痛的教訓,試想,還有哪個住宅樓宇的居民,敢冒生命危險,允許裝修建築公司採用竹棚工藝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講真D|竹菅人命仍未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