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久慧
自2011年起,發展局轄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定期舉行「古蹟周遊樂」活動,選擇不同的歷史建築,包括不少平時不開放予公眾參觀的法定古蹟,透過免費導賞團及展覽等,加深大眾的認識。今年的主題非常有趣,以「當古蹟遇上電影」為題,免費提供《破·地獄》、《毒舌大狀》等著名港產電影取景地的導賞。
探索鏡頭下的歷史建築,豐富市民的文娛生活,提升幸福感及獲得感,本是德政。但「古蹟周遊樂」活動的宣傳方面,確實有待改善。事緣筆者一位同事是港大大學堂的舊宿生,一直希望帶讀中學的兒子去參觀舍堂,從而鼓勵其子勤學向上,未來亦能成為大學堂的一員。大約一周前,這位同事在公司的聊天谷,分享一篇外媒關於大學堂開放日的報道,慨嘆今年的開放日又過了,質疑為何他每天早晚都會聽數小時公營的香港電台,卻從未聽過「古蹟周遊樂」的宣傳,反而外媒卻有報道。
由於筆者亦喜歡到處遊覽古建築,於是對這件事留下印象。到了本月22日,筆者往灣仔會展開會,路經入境事務大樓時發現「古蹟周遊樂」宣傳攤位,於是特地駐足細看,取了印刷版的「活動小冊子」,發現所有導賞團早就已經截止報名,報名日期為今年9月9日至10月14日。換言之,在10月22日當日,市民已無法再報名參觀那些平時不開放的歷史建築,包括港大大學堂、東華義莊、香港三育書院、聖士提反書院等多地,公眾仍能參觀的只剩下那些全年恒常開放的古蹟,例如前粉嶺裁判法院及聯和市場。
至此,筆者不禁向宣傳攤位的職員查詢開放時間,得知原來這個位於灣仔入境事務大樓一樓大堂的巡迴展覽攤位的開放日期是從10月1日至11月30日。而在銅鑼灣時代廣場、鑽石山荷里活廣場、多區公共圖書館亦有同樣的宣傳攤位,但全部展期都晚於這個灣仔入境大樓的攤位,約從10月中至12月中才開始(點此查看詳情)!
筆者不免心生疑問,發展局為何不在9月初「古蹟周遊樂」活動導賞團開始報名前,就舉辦全港巡迴宣傳展覽,讓更多市民知道活動,卻僅從10月差不多報名快結束才大肆宣傳?該有多少市民像筆者與同事因為自己的「後知後覺」而望洋興嘆呢?
到了昨日(26日),發展局局長發表「局長隨筆」,以《「當古蹟遇上電影」 鼓勵公眾走進歷史建築》為題向普羅介紹「古蹟周遊樂」活動,不僅有負責活動的發展局工程師拍片詳解這些平時不對公眾開放古蹟的建築特色及歷史淵源,亦有這些古蹟的使用者分享感受,包括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學會主席劉政言催人淚下的感言:「書院大樓是全校唯一的法定古蹟,二戰時日軍攻打赤柱,在書院大樓內發動大屠殺,開啟了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書院內屬三級歷史建築的聖士提反堂於1950年建成,以紀念二戰和日佔時期的死難者。」
同日,本港各大媒體均就此深入報道,佔據不少版面,例如點新聞有圖文並茂的詳細報道,奈何此時,唯一能夠參觀聖士提反書院等特別開放古蹟的導賞團早已在半個月前截止報名了!
發展局明顯有迫切性去檢討「古蹟周遊樂」的宣傳工作,為何似乎未曾向普羅大眾大肆宣傳,卻已近乎完結?是否浪費了歷史建築的罕有開放良機?最重要的是,是否浪費了如聖士提反堂導賞遊此類向各界宣傳愛國教育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