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發展局轄下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自2011年起舉行「古蹟周遊樂」活動,透過免費導賞團及展覽等,為大眾介紹不同歷史建築。今年活動於10月至11月舉行,以「當古蹟遇上電影」為主題,介紹10個曾是電影拍攝場地的法定古蹟及已獲評級歷史建築。
本年度「古蹟周遊樂」 探索鏡頭下的歷史建築
發展局工程師(文物保育)陳嘉禮表示,今年「古蹟周遊樂」共推出逾130個免費公眾導賞團供大眾參加。部分參與的歷史建築本身已對外開放,活動期間會繼續提供免費公眾導賞團,讓市民發掘它們承載的歷史文化。至於個別歷史建築因有特別用途,未能恒常開放,今次亦有參與其中,包括仍用作原有用途的東華義莊和現為學生宿舍的香港大學大學堂。東華義莊曾是電影《破·地獄》的取景地,而大學堂則是多套電影包括《流氓醫生》、《玻璃之城》、《竊聽風雲2》、《廉政風雲 煙幕》和《賭城大亨之新哥傳奇》等的取景場地。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共有11幢歷史建築 包括法定古蹟
聖士提反書院於1903年在西邊街建校,1930年遷至赤柱,是本港少數提供宿舍的學校。陳嘉禮表示,校園共有11幢歷史建築,當中最早於1930年啟用的書院大樓屬法定古蹟,亦是香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寄宿校舍建築。校園內另有7幢二級歷史建築及3幢三級歷史建築。電影《歲月神偷》及《填詞L》都曾在書院取景。
聖士提反書院學校歷史推廣及文物保育統籌老師陳國培表示,書院歷史悠長,擁有不同時期的建築群,而學校發展歷史亦連結了香港歷史不同時期的重要事件。因此,陳國培希望藉參與「古蹟周遊樂」活動開放校園,讓公眾從認識該校歷史,進而加深認識香港歷史。
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學會主席劉政言介紹,書院大樓是全校唯一的法定古蹟,二戰時日軍攻打赤柱,在書院大樓內發動大屠殺,開啟了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書院內屬三級歷史建築的聖士提反堂於1950年建成,以紀念二戰和日佔時期的死難者。
對於書院成為不同電影的取景地,文物學會另一主席周佟形容感覺非常夢幻。他表示,每天身處的校園被搬上大銀幕,讓全港乃至全世界觀眾欣賞,對香港其他學校的學生來說,是遙不可及和不可思議。透過電影鏡頭,他更發掘到平日難以察覺的校園優美之處。
法庭取景熱門地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前粉嶺裁判法院)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前身為粉嶺裁判法院,屬三級歷史建築。電影《毒舌大狀》、《正義迴廊》及《無間道》都曾在此取景。這座前法院於1960年建成,是新界首座裁判法院。學院內的前二號法庭在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集的法庭場景出現。法院透過《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於2018年完成復修,成為香港首間培育青年領袖的學院。
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總監周若琦表示,學院透過多元課程和活動,培養具責任感、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的青年領袖。她提到,學院成為電影取景地,大大提高公眾參觀的興趣,從而加強推廣青年培訓。她形容,這座獨特的建築有助開拓多元活動,學生前來參觀時,都十分喜歡在法庭「打卡」,學院亦可以趁機教育學生關於香港法治議題。
銀禧炮台部分軍事遺址和附屬建築物 活化為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
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教育綜合大樓|芝加哥大學袁天凡、慧敏校園位處摩星嶺,由銀禧炮台部分軍事遺址及經活化的香港域多利道扣押中心(原為炮台附屬建築物)組成。陳嘉禮表示,香港域多利道扣押中心是三級歷史建築,曾用作保護證人的「安全屋」,而銀禧炮台在二次大戰時期為港島西邊防禦擔當重要角色,其軍事遺蹟深受軍事歷史愛好者歡迎。電影《2046》及《色,戒》都曾在此取景。
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執行董事Mark Barnekow表示,由於校園建於摩星嶺具重要歷史價值的地點,學校會提供導賞團,讓訪客參觀活化後的三級歷史建築及「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他認為,通過介紹在這座歷史建築拍攝的電影,不僅展示了校園的美麗風貌,還能將電影故事的情感融入其中,為學生和大眾建立深厚的歷史和情感連結。
除上述提及的五個地點,「古蹟周遊樂」亦涵蓋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舊域多利軍營軍火庫及GG座)、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三育書院、聯和市場—城鄉生活館(聯和市場)及西區社區中心(舊贊育醫院主樓)等歷史建築。
另外,「古蹟周遊樂」巡迴展覽在全港多個地點舉行,展出至今年12月底。市民及旅客可透過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的活動專頁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