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妮娜
近日香港一間數碼傳媒圍繞經營柬埔寨詐騙園區的太子集團及其首腦陳志展開偵查報道,令其在全球多國的資金版圖曝光。其中針對陳志在香港持有的物業和上市公司股權情況,新聞傳媒主要調查手段是查冊。猶記得2023年香港公布新查冊安排,試圖在保護隱私與維持資訊公開透明之間尋找動態平衡,此舉一度引發激烈爭論。如今兩年過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香港傳媒發動的該次大型偵查報道成功地檢驗了新查冊安排下香港信息的透明度。
之所以用通過測試形容香港查冊新安排和香港偵查報道間的關係,是因為兩年前此項新安排讓不少人士對歷來享譽國際的資訊公開透明環境有疑慮。尤其是圍繞新安排對資訊的有限公開,是否會阻礙新聞傳媒發揮輿論監督角色,有公眾人士曾提出質疑。此次香港傳媒針對陳志發動的調查,之所以能夠找到關鍵資訊並且追蹤到隱藏頗深的複雜股權和業權關聯,得益於香港透明的商業資訊環境,其中無障礙查冊功不可沒。
偵察報道循跡查冊,挖出了陳志購買尖沙咀高級商廈的路徑,以及通過一位公屋戶代持半山豪宅、持股香港多間上市公司的財富版圖。香港土地註冊處和公司註冊處是兩個關鍵資訊供應點。近年來香港的公司查冊政策變遷,初衷是希望在商業資訊透明、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公共利益三者之間尋求平衡。這套制度既有其繼承自國際金融中心的開放傳統,也因應本地及全球情況的變化,展現出其獨特的調整軌跡。概括而言,主要體現在查冊安排從過去相對較高的資訊可及性,向許可權劃分更精細的模式轉變。產生的長期影響無疑會深刻塑造香港作為國際商業樞紐的資訊生態和治理環境。
與查冊安排相呼應的註冊改革也在今年相續推出。上個月,立法會通過了《2025年業權及土地的註冊(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標誌着香港土地註冊制度迎來重大變革。而公司遷冊制度已於2025年5月生效。這兩項制度猶如車之兩輪,推動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兼顧資訊透明、個人隱私和商業效率平衡穩健前行。
就土地註冊而言,香港是少數仍在執行契約註冊制度的經濟體系,這一制度已實施了超過180年。在傳統的契約註冊制度下,系統不提供物業業權的保證。在香港有過二手樓置業經驗的人都明白,物業轉讓時需要徹底查核過往業權檔,程式繁複冗長。在新制度下,業權註冊制度強調業權註冊紀錄是業權不可推翻的證據。這意味着日後在業權註冊制度下注冊的新土地,即使業主遺失了地契或其他有關文書,也不會影響他證明自己擁有的業權。同時,業主不需要靠翻查及保存過往的契約文書來核實及證明業權。業權註冊制度為土地業權提供了更大的確定性與明確性,有助於提供更高效率的營商環境,使香港的土地註冊制度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看齊。
另一方面,公司遷冊制度推進改革以提升商業透明度。2025年5月23日,香港公司遷冊制度正式生效,進一步豐富了香港的資訊透明制度。根據公司註冊處的介紹,這一制度允許非香港公司將其註冊地轉移至香港,而無需設立新的法律實體。遷冊制度的設計體現了香港對商業便利與資訊透明的平衡追求。一經遷冊,公司自遷冊日起會被視為在香港成立為法團的公司,並須遵從《公司條例》的所有相關規定。這種視同本地公司的處理方式,確保了經遷冊公司與其他香港公司承擔相同的透明度和合規義務。香港特區政府在《2025年公司(修訂)(第二號)條例》中明確,遷冊制度旨在吸引全球企業,促進投資,並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在諸多國際排名中取得的成績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菲沙研究所上個月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中,香港繼續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此外,2025年,香港全球競爭力重返全球第三。可以預見,未來香港將持續在保護個人隱私、維持足夠商業透明度以支撐金融中心信譽、以及服務公共利益之間,尋找動態平衡點。當然,除了參考上述第三方權威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和排名,傳媒偵察報道和輿論監督手段的易得性無疑也是一個關鍵衡量指針。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