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弟子追憶恩師:躬身垂範鼓勵後生 心懷家國迴響永恒

【點新聞報道】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因病於10月18日12時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消息傳來,楊振寧的學生發文追憶過往,緬懷恩師。

「我可能一輩子才帶過十幾個博士生。」楊振寧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薈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後一個。

翟薈回憶,2001年夏秋之交的時節,他第一次跟楊振寧討論物理,一晃已過去24年。(清華大學網頁)

翟薈回憶,2001年夏秋之交的時節,他第一次跟楊振寧討論物理,一晃已過去24年。近日得知楊振寧病情惡化後,他翻閱二人之前來往的郵件,重溫與恩師的點點滴滴:

——在得知他獲批升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後,楊振寧第一時間寫信:「我相信你會自信並堅定地面對你的下一個挑戰!(I know you will face your next challenge with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在看完他發表的一篇出色作品以後,楊振寧鼓勵道:「我期待你未來能有更出色的作品!!!(I look forward to even better work later!!!)」

——2023年底,楊振寧寫信勉勵翟薈「請繼續努力(Please continue to work hard)」。這也成為楊振寧發給他的最後一封郵件。

「您永遠鼓勵我,要繼續奮鬥,做更好的自己。您躬身垂範,耄耋之年仍把高等研究院的發展作為您的新事業,90多歲仍給我發郵件討論您新做的計算。」翟薈隔空追憶。

翟薈2002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首屆基礎科學班,2005年初在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獲得博士學位後,先後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2009年回到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冷原子、凝聚態等量子物質的理論研究,也涉及量子物質和量子信息、引力理論、機器學習等方向的交叉研究。

王小雲說,楊振寧回到清華大學,是真心希望能在關鍵科技領域的突破與科技人才的培養上「幫得上忙」。(清華大學網頁截圖)

回國20多年來,楊振寧在清華大學任教,在培養和延攬人才、促進中外學術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楊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學大師。他視野廣闊,始終密切關注科學前沿的諸多領域,並對年輕學者的科研工作給予了無私的扶持與鼓勵。」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楊振寧講座」教授王小雲說,楊振寧回到清華大學,是真心希望能在關鍵科技領域的突破與科技人才的培養上「幫得上忙」,這對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很多年輕人的成長意義深遠。這份深厚的家國情懷,最令王小雲印象深刻。

正如清華大學在訃告中所寫,楊振寧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傳奇,是心懷家國的永恒迴響。「寧拙毋巧,寧朴毋華」是他的治學態度,也是他的人生態度。

(來源:中新社)

相關報道:

回顧大公報專訪 楊振寧:我的起點就是我的終點

楊振寧因病逝世 香港科學院沉痛哀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楊振寧弟子追憶恩師:躬身垂範鼓勵後生 心懷家國迴響永恒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