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隨着「國寶看世界」繪畫創作比賽暨國際文化交流項目於今年4月27日在香港善德基金會第六屆董事局就職典禮上隆重啟動,基金會於9月27日與老撾、越南、印尼的合作夥伴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來自亞、非、歐等多國的外交代表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以藝術為橋樑、以青少年為主體的國際文化交流盛事。
項目圍繞「國寶」主題,邀請各國青少年以本國具代表性的動物為繪畫靈感,藉由藝術創作表達對民族文化與身份認同的理解與詮釋。不僅是一個激發創意思維的跨國比賽,更是一場促進人文理解和建立國際友誼的文化對話。善德基金會作為項目主辦方,不僅提供平台和資源,更充分利用香港作為亞洲文化樞紐的獨特優勢,旨在連結各國青少年與文化機構,拓展跨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廣度。
老撾代表Soukphaphone Phanit女士(兒童健康學習中心創辦人)表示:「這次活動對老撾這樣的小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國際起點。我們的孩子不僅能展示創意,更能透過與世界各地同學的交流,認識他國文化、分享生活方式、培養全球視野。」她指大象是老撾民族的文化象徵,承載着「百萬大象之國」瀾滄王國的歷史精神,代表和平、智慧、團結與自然和諧。
越南代表Nguyen Bao Anh先生和Bui Cong Hoan先生指,藝術教育在當代具有深遠意義,尤其在人工智能與數位化浪潮席捲全球的背景下,更需要青年回歸創作本質。他們認為水牛是越南的國寶,象徵農耕文化與家庭價值,是孩子們最熟悉也最有情感連結的動物。「這個比賽讓他們有機會走向國際,講述屬於自己的文化故事,並從他國青少年身上學習。」並補充:「藝術能引導學生建立自信,也讓他們可以投入到健康、有意義的事情,而非沉迷於電子產品。」
印尼駐港文化領事Clements Triaji Bektikusuma稱印尼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文化多樣性,從蘇門答臘的老虎與大象,到婆羅洲的紅毛猩猩、巴布亞的天堂鳥,每一種動物都代表該地區的文化精神。印尼選擇象徵力量、毅力與獨特性的「科莫多巨蜥」作為國寶代表。他表示:「青年是未來,他們需要被賦予與世界接觸的機會,了解其他文化、建立價值觀,未來才能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這個項目正是個很好的起點,讓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彼此啟發、學習並共創未來。」
項目由香港善德基金會策劃統籌,半年來成功搭建起一個促進國際學生文化交流的窗口,並攜手多國外交與文化機構推動,旨在透過藝術熏陶與文化對話,引導青少年強化自身文化認同、拓展國際視野,建立一種以平等、尊重與共融為核心的全球文化觀。
「國寶看世界」已獲來自14個國家的官方機構參與,包括老撾、越南、印尼、菲律賓、土耳其、白俄羅斯、巴基斯坦、塞內加爾、哈薩克、贊比亞、坦桑尼亞、圭亞那、津巴布韋及馬達加斯加,更有14位駐華大使和駐港(澳)總領事應邀擔任名譽顧問,以其卓越聲望和影響力為項目背書。
透過藝術這一無遠弗屆的語言,「國寶看世界」致力培養青少年的跨文化素養與求同存異的人文精神。香港正以此實踐,積極連結國際、培育下一代,塑造其作為國際文化交流樞紐的新篇章。
(記者:李昊;拍攝:王嘉晨;剪輯:劉一君;編輯:李昊、張琦;封面設計:楊家勝)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