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在世界格局深刻變化、全球化與多元化交織推進的今天,青年作為國家的未來、世界的希望,肩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共同發展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具有全球視野、跨文化素養與家國情懷的青年,已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議題。
在善德基金會第六屆董事局就職典禮期間,來自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津巴布韋、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及白俄羅斯的駐港及駐華外交官齊聚一堂,圍繞「促進國際青年交流與文化互鑒」這一主題,分享了各自國家的政策經驗與文化理念。他們以多元視角,展示了不同文明對青年發展的深刻思考,也為香港在推動中外文化深度交流、培養世界青年領袖方面,注入了新的啟發與動力。
國家政策視角:為青年搭建通往世界的橋樑
文化交流被各國領事一致認為是青年成長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不僅有助於開拓視野、增進理解,更為世界和平與合作奠定基礎。
馬達加斯加大使Jean Louis ROBINSON Richard提到,馬國政府深知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關鍵作用,特別強調提升青年的國際競爭力。除了鼓勵參與國際科技大賽,如「華為ICT」大賽外,馬達加斯加還積極推動與法國、中國、印度等國的教育合作項目,為青年提供留學獎學金。環保教育亦是馬國青年政策的重要一環,透過與國際組織合作,培養青年對生態保護的責任感與全球意識。
馬達加斯加大使指出,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進步與和平發展的根本力量。青年應在相互學習中,理解不同文化背後的價值與信仰,成為未來和平與發展的推動者。
巴基斯坦總領事Riaz Ahmed SHAIKH分享,巴國青年政策涵蓋了從教育、技能培訓、就業機會到心理健康支持的全方位發展。他特別提到,巴基斯坦定期舉辦「國際青年領袖論壇」,邀請世界各國青年代表共聚一堂,探討全球挑戰與合作機遇。此外,巴基斯坦與中國、土耳其、沙特等國開展了多個青年交流計劃,鼓勵青年通過短期訪學、文化體驗和志願活動,增強跨文化理解力。
巴基斯坦總領事強調,文化交流是一種溫和而深遠的影響力,比硬性規則更能打破隔閡。他分享了巴基斯坦青年在多場國際文化節中擔任文化大使的故事,展現出青年在促進民心相通方面的巨大潛力。
津巴布韋總領事Ellias Mutamba指出,津國推行「學生海外交流計劃」,讓優秀高中生有機會赴中國、日本、英國等地學習。津巴布韋鼓勵學生參加聯合國模擬會議、國際青少年科學奧林匹克等活動,培養全球議題意識與領導力。他還提到,政府正積極推進青年創新與科技中心建設,鼓勵青年在全球創新潮流中發聲,並與世界接軌。
津巴布韋總領事認為,文化交流能培養青年的全球適應力與跨文化溝通能力,使其能在多元世界中茁壯成長。他提到津國學生參與中國文化體驗營的積極經驗,認為這種深入式交流尤為重要。
印尼領事Clemens Triaji Bektikusuma說明,為了應對全球化挑戰,印尼推出了青年海外獎學金計劃,每年資助優秀青年赴海外深造。他介紹,印尼文化部門也積極推動青年文化大使計劃,選派青年赴世界各地推廣印尼文化藝術,增強國際文化理解。印尼青年在國際體育、科技競賽中表現活躍,政府鼓勵他們作為「印尼新形象」走向世界。
印尼領事提出,文化融合(acculturation)而非文化衝突,應成為全球化時代的主題。印尼鼓勵青年在文化多樣性中尋找共通點,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民心相通。
尼日利亞領事Oludare E. Folowosele介紹,尼國除推動教育改革外,還高度重視科技創新領域的青年培育。他提到,尼日利亞政府積極參與「非中青年交流年」等多邊合作項目,期望青年能在不同文化間找到合作契機,成為未來非洲發展的中堅力量。
尼日利亞領事指出,從小建立跨文化理解,是未來國際合作與競爭的基礎。他分享了尼日利亞學生參加亞洲與非洲青年對話活動的案例,強調早期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白俄羅斯副領事Nik Petruchenia與Darya Bohdan提到,白俄積極推動「國際學生交流計劃」,與中國、俄羅斯及歐洲多國合作,設立雙學位課程及交換生計劃。他們介紹,白俄羅斯鼓勵青年踴躍參與「一帶一路」交流計劃,透過中白文化節、青年論壇等活動,深化雙邊人文交流。他們相信,青年在不同文化中成長,將成為未來國際理解與和平的橋樑。
白俄羅斯副領事補充,真正的文化理解來自人與人之間真誠的交流,政府鼓勵青年在互動中建立跨文化友誼,增強國際社會的凝聚力。
國寶動物:文明精神的象徵與傳承
在輕鬆溫馨的分享環節中,各國領事介紹了各自國家的代表性動物。這些國寶不僅是生態奇跡,更承載了民族精神與文化意涵。
馬達加斯加的環尾狐猴,象徵着靈活與適應力;巴基斯坦的馬爾科羚羊,展現堅韌與自由的精神;津巴布韋的魚鷹,以堅定的眼神象徵勇氣與希望;印尼的科摩多巨蜥,代表力量與原始生命力;尼日利亞的雄鷹,象徵高瞻遠矚與民族自豪;白俄羅斯的歐洲野牛,則是力量與重生的象徵。
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之地,特區政府正致力於將香港建設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善德基金會亦以推動青少年德育與文化交流為己任,十多年來舉辦了數百場涵蓋文化、科技、體育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動,惠及超過一百萬青少年。
今年,基金會將首辦「國寶看世界」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邀請全球學生以各自國寶為題材,揮灑創意,訴說文化故事。內地與港澳台學生以大熊貓為主題,海外學生則描繪本國國寶。優勝者將獲邀赴海外交流,海外優勝者亦將來港參加國寶嘉年華,共同慶祝多元文化的和諧交融。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世界強。從各國領事的分享中可見,無論地域文化如何不同,世界各國對培養心懷和平、擁抱多元的青少年懷有共同期待。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匯的國際城市,正以開放包容的胸懷,積極承擔着推動文明交流的橋樑角色。
(點新聞記者李昊、王嘉晨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