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任我行|梅里行記:神瀑下的心靈洗禮

文/俞雅凡

告別了飛來寺,我們開始了真正的徒步之旅。此行5天4夜,自第2日開始,我們將在雨崩村開啟3天2夜的深度徒步,走訪3條風格迴異的路線:通往神瀑(海拔約3800米)、探秘冰湖(約4100米)、穿行尼龍(谷底約2200米)。每天往返步行逾兩萬步,爬升七、八百米,是對都市人腳力與意志力的一場考驗。

走進雨崩:世外桃源的真實寫照

雨崩村就像被時間遺忘的世外桃源,位於梅里雪山腳下,海拔約3100米,分為上雨崩和下雨崩2個村落。「雨崩」這名字很特別,在藏語裏其實意為「經書」。這片被群山環抱的藏族村寨遠離集市和城鎮,生活樸實純粹。白天看到的是壯麗威嚴的大山,當夜幕低垂時,天空又化作漫天繁星。在這裏,你會甘願放下手機,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忘記時間的流逝,也甘願被世界遺忘,做山間那一縷自由的風。

雨崩村就像被時間遺忘的世外桃源,位於梅里雪山腳下,海拔約3100米,分為上雨崩和下雨崩2個村落。(作者供圖)
路牌指示雨崩上下村的位置,村莊坐落在山谷間,遠處雪山清晰。(作者供圖)

抵達雨崩下村安頓好後,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是神瀑。神瀑位於梅里雪山神女峰腳下,是由雪山融水形成的一道瀑布。從雨崩下村前行,經過一片草原,意外遇上一場鬥牛比賽。聽說這並不常見,鬥牛非藏族日常的活動,多屬競技與娛樂,而牧民們對鬥牛亦充滿熱情。只見我們的嚮導此里駐足觀看,眼眸滿是憧憬,我想對於一個藏族青年而言,擁有一頭鬥牛,堪比城市人擁有一輛法拉利。

草地中央有2隻鬥牛在角力翻滾,揚起大片塵土。我想對於一個藏族青年而言,擁有1頭鬥牛,堪比城市人擁有1輛法拉利。(作者供圖)

通往神瀑的路程約12公里,往返大約需要5個小時。路多為石階,已經過開發所以較容易走。途中不時遇見一年一度「梅里100極限耐力賽」的參與者,當我們在蹣跚爬行的時候,他們卻旋風式在我們身旁疾奔,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體力與肺活量。我們高聲為他們喝彩加油,他們也給予回應,大家互相鼓勵,為沿途增添不少樂趣。

我和同行的一位重慶姑娘站在草地上合影,身後是雪峰與樹林。(作者供圖)
通往神瀑的路程約12公里,往返大約需要5個小時。路多為石階,已經過開發所以較容易走。(作者供圖)
仰望遠處雪山,沐浴陽光,靜享山野的清冽氣息。(作者供圖)

雖已是夏季,遠處山頂還殘留着積雪,溪水潺潺,風光無限。穿過神女峰與五冠峰之間的峽谷,一路上還會看到石子堆成的瑪尼堆,是轉山的藏民祈福所立,一眾徒步者經過,也可在上面增加一些石頭,是一種傳承與積福。經過3個多小時的跋涉,翻過一道飄揚着經幡的小山脊,我們終於來到了神瀑腳下。

雖已是夏季,遠處山頂還殘留着積雪,溪水潺潺,風光無限。(作者供圖)
經過3個多小時的跋涉,翻過一道飄揚着經幡的小山脊,我們終於來到了神瀑腳下。瀑布從高約100米的懸崖上直流而下,細細的水珠在風中飛濺,輕潑在臉上,非常涼快。(作者供圖)

瀑布從高約100米的懸崖上直流而下,細細的水珠在風中飛濺,輕潑在臉上,非常涼快,暑意瞬間消散。神瀑在當地藏民心中被視為神賜的聖水,祈福者會繞行三圈並沐浴其中以淨化心靈。我見此里率先跳入瀑底,便跟着他的步伐,更用塑料瓶盛滿了一瓶聖水。就算外頭酷熱,一走近瀑布頓時如入冰窖,冰冷的水觸及肌膚感到徹骨的清涼。

回到雨崩下村的客棧休息時才下午3时左右,但走了一天確實累了,大家也就回房間休息。其他人都是2人共住一雙床房,但因為我是那個多餘的「電燈泡」,幸運地獨佔一整間房。這裏晚上格外寧靜,沒有城市的車鳴,只有偶爾傳來的氂牛鈴聲;亦沒有閃爍的霓虹燈,只有夜空滿天的繁星。晚飯過後,我走出房間,仰望星空,那璀璨的星河讓我震撼不已。在城市裏,我們早已忘記天空原來的樣子。

傍晚時分,雪山在雲層與夕陽映照下出現彩虹,山林靜謐,天邊留霞。(作者供圖)
晚飯過後,我走出房間,仰望星空,那璀璨的星河讓我震撼不已。在城市裏,我們早已忘記天空原來的樣子。(作者供圖)

(《神州任我行》是一個以「香港女生獨自遊歷中國」為主題的旅遊專欄,內容包括她在神州各地的親身經歷、所見所聞、文化體驗與生活感悟」)

相關閱讀:

神州任我行|梅里行記:日照金山的人生時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神州任我行|梅里行記:神瀑下的心靈洗禮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