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生活|攝影師故宮尋貓近10載 「將職業和愛好結合是我的理想狀態」【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點新聞報道】202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宮博物院將迎來建院100周年紀念日。紫禁城,這座具有600多年歷史的皇家宮殿,經歷了朝代變遷、皇位更迭,如今,皇宮內已不見皇宮人,走紅網絡的「宮貓」們,成為連接故宮歷史與現實的交點。

紫禁城於明朝建立,養貓之風從那時便開始興起。為了照看這些宮貓的飲食起居,宮中還專門設置一個叫作「貓兒房」的內務機構。時至今日,故宮裏上百隻「宮貓」中仍有一部分是古代宮貓的後代。而穿越百年,宮貓們的魅力絲毫不減,吸引「貓奴」們爭先前來打卡觀賞。2017年起,故宮裏多了一個身影——寵物攝影師克查不斷穿梭在故宮各個角落,用鏡頭定格「宮貓」經典且可愛的瞬間。

克查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大學時候已經開始玩攝影。後來因為工作變動,在2017年轉行寵物攝影行業。提及和宮貓的緣分,克查說:「當時我加入一個北京志願者團隊,負責記錄北京各區的流浪貓並作宣傳,後來聽說故宮也有貓咪,便和三位團隊成員前往故宮拍攝。」這一拍攝,便堅持了近10年。

在取景器前觀察貓咪,克查對宮貓的習慣和性格大都熟絡於心。在跟隨他逛故宮的時候,每到一處,他都可以說出是哪隻貓咪常來的地方。「從2017年至今,我記錄了幾十隻貓咪。貓咪喜歡清淨陰涼,夏天或者遊客多的時候,牠們喜歡躲在院落某個犄角旮旯處休息。」克查細數起一隻隻宮貓,「早年有一隻叫『二隨子』的黑白長毛貓,據說整個故宮都能見到牠的身影;另一隻『網紅』貓咪叫『鰲拜』,又名『三隨子』,據說是因為和『二隨子』長相相似而得名,已經在今年年初去世;在故宮的十八槐區域,有一隻橘白色貓咪叫『菜菜』,牠常在春天或冬天的早晨出現在草地上,舒展身體、拉伸筋骨,然後曬太陽;還有又胖又慫的『幹飯貓』帕帕,牠特別愛搗蛋,經常從排水通道的洞口探出頭,賊眉鼠眼地環顧四周,吃完食物就溜走……」

每一隻宮貓都有鮮明的性格,但有一點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鬆弛淡定。克查告訴我們,一般的流浪貓會有強烈的戒心,但宮貓卻不然,「彷彿故宮就是牠們的家一樣。」克查舉例說,「我最早拍攝的貓咪名叫『白點兒』,當時是一個冬天,牠在門口蹲着睡覺。當遊客過來輕撫牠的頭時,牠一點都不躲避,非常有趣。」

貓咪們的安逸生活離不開愛心人士的支持,得益於故宮員工的照顧與動物福利機構的幫助,宮貓的健康狀況普遍良好。克查提到,「過去,故宮與『牠基金』合作,每3個月有醫療車為貓咪體檢、做絕育,直至疫情後活動暫停。」現在,每隻被做絕育的宮貓,耳朵上都留下了清晰的記號。

經年累月的拍攝,克查出版《在故宮遇見喵:御貓尋蹤地圖》一書,以珍寶館的「警長」為第一視角,講述了故宮貓咪的故事。「拍攝貓咪全憑緣分,我認為自己是一名記錄者,不會為了拍攝而強求。」克查說,「在我眼裏,這些貓咪既非傳統寵物,也非純粹的流浪動物,牠們在故宮中的特殊存在為這座歷史建築增添了生機。無論是一面之緣還是持續追蹤,牠們的生活狀態都令人着迷。將攝影作為職業與愛好的結合,才是我追求的理想狀態。」

如今,貓咪們在故宮怡然自得地生活——繁育、流失、補充,延續着作為貓咪的生命,也讓故宮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記者:渠艾拉、孫夢璐;拍攝:思明、星鳴;剪輯:星鳴;撰文:孫夢璐;監製:梁濤)

相關閱讀:

100 Ways To Live | Photographer captures cats at Forbidden City for nearly 10 years: 'Combining career & passion'

100種生活|我帶老外遊故宮英文導遊Michael: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我不是老外|外國姑娘遊故宮 :好看!好吃!好多外國人!【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文物一分鐘EP1|九龍壁【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100種生活|攝影師故宮尋貓近10載 「將職業和愛好結合是我的理想狀態」【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