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生活|我帶老外遊故宮 英文導遊Michael:「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點新聞報道】「這就是溥儀,在他三歲的時候,就是在這兒登基成為皇帝。」在英文導遊Michael社交媒體的視中,英文導遊Michael播放着《末代皇帝》片段,指向面前的太和殿,向外國遊客介紹,「那是1908年,溥儀的父親對他說,『不要動來動去的,一切很快就會結束的』。三年後,清朝自此覆滅。」眼前的遊客一邊聽着故事,一邊頻頻點頭,聽得很是入迷。

Michael給外國遊客展示電影《末代皇帝》(受訪者供圖)

作為世界上最後一部獲准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末代皇帝》以北京故宮為起點,講述了滿清最後一位皇帝溥儀一生的跌宕起伏。而故宮作為一切故事的發生地與源頭,也吸引着也令世界各地、說着各種語言的人們前來觀摩,試圖以這裏作為入口,了解悠久的中華歷史。

那麼,如何讓這些外國遊客,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呢?有這樣一群人,便以行走在故宮各處,向外國人講述故宮的建築、歷史、趣聞為職業,Michael就是其中一員。

Michael從事旅遊行業已經超過20年,活躍在英文導遊一線工作(點新聞記者攝)

「我是Michael,你們也可以叫我YAO(姚)。」Michael是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通過發布一系列帶老外遊故宮以及文化科普視頻而在社交媒體收穫超百萬粉絲,如今活躍在英文導遊一線工作。

Michael從事旅遊行業已經超過20年,從英文導遊到出境旅遊,從辦公室編輯到一線銷售,關於旅遊的各個崗位,他幾乎都做過。而身為英文導遊的十數年間,他前後帶過數千名遊客遊覽故宮,「單是去年就帶了有400多位遊客,來自33個國家。」Michael說。

Michael帶領韓國人氣家庭「威本聯盟」參觀故宮(受訪者供圖)

多年經驗積累下,Michael帶領外國遊客參觀的路線也靈活多變。他介紹,最開始他會帶遊客沿着故宮中軸線參觀,隨着故宮開放越來越多的宮殿、展覽,現在不僅會走中軸線,還會走東西六宮,珍寶館、傢具館、陶瓷館等等。「在參觀的時候,我會從宏觀到細節一一作介紹。比如,在前朝三大殿,我會着重介紹一些宏觀的歷史以及建築特色;來到後宮,我就會介紹皇帝和妃子們的一些詳細的故事,比如他們的日常起居和趣事軼聞。」

Michael給外國遊客普及牙刷的是中國明朝的弘治皇帝發明的(受訪者供圖)

定制特色講解內容 讓故宮與遊客產生連結

Michael告訴點新聞記者,他接觸過的每一位來中國旅遊的外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bucket list(心願清單),故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站。Michael說,「以珍寶館為例,即使這裏經常需要經受陽光暴曬,排很久的隊,但他們依然很有熱情,願意買票前去參觀。」在他看來,這源自於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嚮往。

故宮是一個廣受外國遊客喜愛的景點(點新聞記者攝)

為了讓外國遊客有更好的參觀體驗,Michael會根據不同遊客,聯繫他們國家歷史背景,來作文化的科普和解說,「平時我會買各種類別的書,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關於故宮的、歷史的,當我需要帶意大利遊客的時候,我會跟他講郎世寧;當我接待法國遊客的時候,我會跟他講路易十四。」

Michael提及自己帶德國遊客來到延禧宮的經歷。在延禧宮,有一座靈沼軒,這是故宮中為數不多的西洋式建築。在靈沼軒留下的建築材料中,有一組瓷磚,便來自遙遠的德國。「在靈沼軒中,有些瓷磚刻有『Mettlacher』的字樣。當看到此標識的時候,德國遊客會教我怎麼去用德語讀這個單詞。」Michael介紹,「1909年,在修建靈沼軒的時候,曾選用過一家德國陶瓷廠,名叫唯寶(Witteburg)。」據說,唯寶公司是由1836年由寶赫和唯勒瓦兩大家族合併而成,1890至1895年該公司還曾為科隆大教堂設計、生產、鋪設馬賽克裝飾地面,而靈沼軒中的「Mettlacher」便代表德國唯寶公司總部坐落地和生產基地——德國Mettlach小鎮。

Michael在延禧宮給外國遊客講解(受訪者供圖)

「試想,在100多年前,來自德國的瓷磚便出現在北京故宮,我可以同德國遊客講述這塊瓷磚的生產日期、產地、用的什麼材料等等,以此讓他們產生共鳴——原來曾經皇帝住過的宮殿,妃子們的居所,竟同自己的國家有如此關聯。」Michael說。

見證外國遊客變化 冀繼續「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藏在故宮一磚一瓦裏的故事,為外國人打開了解中國的大門。Michael坦言,以此為起點,當外國人來到中國後,對中國的印象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他提及一位自己接觸過的加拿大年輕人,最初,他計劃在亞洲旅行3個月,來中國前,很多人勸他不要來,理由是「中國是一個髒亂差且不安全的地方。」

但真正來到中國,他的旅行計劃不斷延長,從北到南、從雲南到廣州,最後單是在中國便呆了4個月。而他對中國的印象也通過自己行走的腳步得到刷新——」中國人非常友好,文化也很特別,和自己的國家完全不一樣。」

Michael帶領英國歌手肖恩Shaun Gibson參觀故宮(受訪者供圖)

提及自己下一步的計劃,Michael表示,自己希望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短視頻內容,不單呈現自己和外國人的互動,也能夠和博物館、景點工作人員的互動。「這是我喜歡做的工作,我喜歡和遊客產生連結的過程。現在故宮開放的宮殿越來越多,相信未來能夠看到更加豐富的展品。未來我希望能夠不斷深化自己的創作內容,我當下的宗旨就是——用世界語言去講述我們自己的故事,讓外國人更多地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

記者:孫夢璐、渠艾拉

拍攝:思明、星鳴

剪輯:渠艾拉

監製:梁濤

相關閱讀:

【英文版】100 Ways To Live | Show'em around Forbidden City! English tour guide tells China's stories in global language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100種生活|我帶老外遊故宮 英文導遊Michael:「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故宮建院百年系列】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