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煒光
9月2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烏魯木齊市出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同新疆各族各界幹部群眾代表一道,熱烈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體現了習近平「治國必先治邊」的理念。
筆者自大學時代迄今,去過新疆12次(今年10月會去第13次,航拍金色胡楊),自問對新疆有較多第一身體驗。筆者也非常欣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欣欣向榮。這也是為何筆者在2023和2024年的暑假曾兩度組織香港大學生到新疆體驗,讓同學們切身體驗當地同胞的幸福感,戳破西方對新疆棉花的謊言。筆者也在2021年時,因應新疆棉花被美國政客無理抺黑,而在本專欄寫過《新疆棉花的謊言與夢想》,以親身經歷戳破美西方對新疆棉花的抺黑,以及描述新疆棉花以無人機栽種的科技夢。該文有幸獲「學習強國」垂青轉載,筆者深感榮幸。適逢新疆自治區慶祝成立70周年,筆者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些數據。除了數字,筆者在新疆有維吾爾族、達斡爾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和漢族朋友,他們都在新疆愉快安心地生活,追逐他們的夢想。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共產黨治疆的成功。
先從GDP說起,1955年新疆自治區剛成立時,其GDP僅12.31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017年突破1萬億元大關,第一個1萬億,足足用了62年。2024年新疆GDP突破2萬億元,從1萬億元到2萬億元,只用了7年。2012年以來新疆GDP年均增長7.04%,跑出了新疆速度。
新疆外貿的爆發力同樣不容小覷。2022年到2024年,新疆進出口總值以一年邁上一個千億台階的節奏,連續突破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關口。新疆已從相對封閉的內陸日益變成對外開放的前沿,與世界的聯結愈發緊密。這和「一帶一路」構想有重要關係。從新疆出境便是中亞五國,接壤的有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筆者今年6月便和朋友們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到了哈薩克斯坦遊玩,體驗一下中亞風情。
新疆又憑藉硬實力拿下多個第一:
2024年,新疆糧食單產達每畝1049.7斤,躍居全國第一,「中國碗」裏裝入了更多的「新疆糧」,有效落實了習近平主席倡議的「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前幾年備受美西方無理抺黑的新疆棉花,2024年總產568.6萬噸,佔全國92%以上,連續32年居全國第一,「天下棉倉」稱號當之無愧。
能源方面,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新能源外送基地,外送電量連續五年突破千億千瓦時,點亮全國22個省區市。
新疆也是我國面積最大同時又擁有最多民用機場的省區,民用機場達28個。今天由香港也可以直飛南疆喀什;若直飛烏魯木齊,更是天天有航班。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新疆同胞的錢袋子實實在在鼓了起來,202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2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7元,比2012年分別增加23,801元和12,551元。健康水平也實現質的飛躍,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0歲提高到2024年的77歲。教育面貌極大改善,全疆平均每817個小學生就擁有1所小學。南疆實現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免費教育,實現本科院校全覆蓋。新疆喀什大學更是知名大學,沒有一定成績考不進去。筆者便曾和香港的大學生到過該大學交流。

新疆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也很重視,在烏魯木齊的地鐵車廂內,有漢、英和維吾爾文三種文字標示的站名。筆者在烏魯木齊過馬路,紅綠燈柱會連續播放漢文和維吾爾文的語音提示,方便視障同胞。
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對新疆轉移支付超4萬億元。各省市對口援疆則帶來了跨越山海的戰略賦能,助力新疆經濟飛躍、民生改善。中共十八大以來,累計安排援疆資金超2000億元,協調落地經濟合作項目投資金額3萬億元,引進1.5萬餘家企業,助推新疆邁上高質量發展軌道。筆者近年數度到訪南疆喀什,便見到由深圳對口援助的幼兒園、公交車等。據說自2010年以來,深圳對喀什投入逾146億元支援。
新疆的發展由報表上的硬數字,到筆者家訪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體驗,在在體現新疆的蓬勃發展。這和中國共產黨的成功治理,令新疆能穩定發展大有關係。觀察新疆的發展,香港特區有什麼啟示?香港是沿海富庶城市,特區政府會否考慮對口援助新疆的縣市,展現民族團結?香港媒體如香港電台又會否協助新疆「出海」,在西方以至全球說好新疆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