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新一份施政報告於昨日(17日)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及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18日)下午出席記者會,在問答環節中,進一步闡述相關政策。

在園區公司的透明度與問責方面,陳茂波表示,政府將設立機制向公眾交代資金流向,例如要求公司提交年度報告等文件。雖然具體項目開支不需逐項提交立法會審批,但首次向這些公司注資時,會向立法會交代並獲得通過。公開資訊不僅包括財務數據,還包括引進企業的所屬行業、投產狀況及是否與香港重點發展產業方向一致等。

談及產業優惠政策,陳茂波指將聚焦於四大重點科技產業: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醫療健康與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與先進製造,以及金融科技。目前招商引資中,人工智能和醫療生物科技領域的企業興趣最為濃厚。政府在提供優惠時會審慎運用公帑,確保條件具競爭力但不過分慷慨。
談及減息,陳茂波表示,息口回落對營商環境、現有企業和供樓市民均為利好消息,可緩解壓力。他指,接下來利息環境應較寬鬆,減息大方向一致。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香港息口走勢受美國很大牽動,但減息速度和幅度會審時度勢,考慮本地市場實際資金情況,不一定跟隨美元、亦步亦趨。
關於經濟增長增長,陳茂波指,政府維持全年本港经济增长2%至3%的增長預測,主要因为外圍環境存在太多不可控變數,如未來關稅政策和美國保護主義取態,當局認為保持審慎較為穩妥。

談及直接批地機制,甯漢豪指此舉並非新措施,決定會透過土地註冊處登記並通過政府公告向公眾披露。政府保留此選項作為彈性工具,批准時主要考量企業的優勢、經濟效益及能否起到重要的啟動作用。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