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甯漢豪:北都專屬法例爭取明年完成立法

甯漢豪表示,北都已進入落實建設、產業進駐的階段。(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時表明,必須加速推進其建設、引入產業與重大項目,因此決定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成立由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3個分別由財政司司長、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的工作組。特區政府同時會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包括透過直接批地等模式靈活批出土地,以及訂立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例,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今日(18日)下午舉行,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北都已進入落實建設、產業進駐的階段。政府會繼續推行原址換地和「片區開發」,洪水橋片區試點今年第四季推出,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試點2026推出。

談及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例,甯漢豪指出,立法方面,明年初將進行公眾諮詢,明年中提交條例草案給立法會,爭取明年內完成立法工作;授權政府成立「園區公司」,並為其設立專項撥款渠道,避免傳統政府工程撥款的繁瑣程序;加快審批建築圖則,希望可以「迫自己做快啲。」

甯漢豪又指,行政程序方面也要拆墻鬆綁,推進公私合作,例如推行「按實補價」,減低土地補價資金成本;靈活延長租地期限,租期最長可以達21年。她指,洪水橋片區有產業用地成分,故會以雙信封制招標。另外,政府會採用「分階段開發」模式,部分產業用地需要十年以上時間發展,可由政府揀選有用土地,以5至10年作短期發展,若干時間後會確保長遠發展得以落實,首個試點位於洪水橋鐵路站一帶逾10公頃土地。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相關閱讀:

點直播|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陳茂波 黃偉綸 甯漢豪出席|9月18日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施政報告|甯漢豪:北都專屬法例爭取明年完成立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