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施政報告聚焦經濟民生 各界:全力支持 同創未來

李家超展示施政報告。(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點新聞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7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社會各界歡迎政府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將全力支持相關舉措,積極把握機遇,同創未來。

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表示,歡迎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一連串支持旅遊業發展的措施。旅發局將全力支持相關措施,舉辦多個旗艦盛事,繼續推廣深度遊項目、遊艇旅遊及生態旅遊,亦會宣傳香港迪士尼樂園成立20周年、聯同海洋公園推出更多大熊貓主題活動和產品等。林建岳續稱,除了「無處不旅遊」,香港更要做到「無處不好客」。旅發局正推展嶄新傑出服務獎勵計劃,透過大眾媒體向社會傳播「好客之道」,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和旅客體驗。

貿發局主席馬時亨歡迎特首在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支援內地企業出海」等一系列措施,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他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展現特區政府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施政方向,在國際貿易、供應鏈發生巨大變化的當下,香港貿發局將繼續配合國家發展和特區政府施政方向,繼續支援中小企,凝聚商界力量,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實現改革創新,促進經濟持續增長。

一帶一路總商會表示,欣見施政報告持續推動香港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經貿、金融、法律及人文領域的合作。總商會將繼續與特區政府、內地企業及國際夥伴緊密合作,向會員及夥伴解讀和宣介施政報告中的相關政策與機遇,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內地企業出海專班」的工作,吸引並協助內地企業經香港「走出去」;利用商會國際網絡,促進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在基礎設施、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務實合作;重點關注並推動與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的互聯互通和項目對接。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示,歡迎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政策措施支持西九文化區多元發展和香港文藝創意產業的發展。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施政報告充分展示政府發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決心,並再次肯定西九文化區為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藝術基建投資。管理局會繼續善用其資源和專長,舉辦更多國際性大型活動,貫徹「引進來、走出去」的策略,將西九精彩的展覽和表演節目帶到世界各地,致力為本地及海內外文藝機構提供專業培訓,打造西九成為國際文化品牌,推動香港文創旅遊和文創產業的蓬勃發展。

團結香港基金表示,樂見政府在「北都發展委員會」之下突破傳統思維,提出訂立北都專屬法例,簡化法定程序,他建議政府賦權將來的執行機構或者法定組織,可專責與潛在企業洽商,針對產業的具體需求提供政策配套措施。另外,政府宣布制定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其建議政府可訂立較低的企業利得稅稅率,但設置相應條件,如對「八大中心」發展具策略價值、僱用一定數目的本地技術和專業人員、在港設立區域總部等,以吸引高潛力初創企業和重點企業來港開展業務。

港鐵公司表示,將積極與政府協調配合,繼續全力推展北環綫相關的工程項目,建設北部都會區(北都)。目前,港鐵公司正全速進行東鐵綫古洞站和屯馬綫洪水橋站的工程。在今年7月與政府簽訂的北環綫(第一部分)項目協議下,北環綫支綫將提前至不遲於2034年與主綫同步開通。港鐵公司亦會積極配合政府邀請,就未來北環綫凹頭站附近的土地用途作詳細研究,期望能於明年完成有關報告。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表示,會繼續透過鐵路連繫市民,協助建設社區,致力為香港「建設無限未來」,推動城市前行。

香港中華總商會表示,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整合一站式平台,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並推出多項支援措施。中總建議特區政府可積極推動香港發展「國際品牌中心」,為品牌增值,長遠成為第九大核心功能,藉助香港在品牌設計、市場營銷、會展、法律金融等領先地位,協助本港及內地品牌「走出去」。中總會長蔡冠深讚揚報告內容全面、創新,包括接納中總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多項建議,有助創造大量職位和提升本港整體生產力,打造北都成為本港經濟發展和「內聯」大灣區以至內地其他市場的新引擎。

香港工業總會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大幅闡述新興產業及新型工業發展,進一步明確北部都會區發展步伐和產業定位,並繼續透過各項基金、資助計劃和「還息不還本」等措施支援業界,方向正確,充分回應業界意見。工總主席林世豪表示,業界歡迎政府就新發展區的新思維,並認同政府在不同政策層面主動鼓勵跨界別合作。工總深信各項措施措施將有助本港產業轉型、提升競爭力,期待繼續與政府及業界攜手,把握世界變局帶來的機遇。

信和集團主席黃永光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體現施政理念圍繞經濟和民生等重要政策,進一步發揮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引進來、走出去的重要雙向平台作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產業發展,強化競爭力;繼續透過「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助力各行各業,改善經濟及民生。在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帶領下,相信香港將持續更有活力,再攀高峰,邁向更繁榮美好的明天。

賦生資本創始人李家傑感謝特首於施政報告中,重申香港對推動金融、創新科技及綠色產業發展的堅定支持。李家傑指,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促進科技發展尤其重視,對於政府致力將本港定位為科技開創及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領導者感到鼓舞,相信有關舉措可為創投行業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未來,賦生資本將繼續積極把握機遇,支持具有變革性的企業,為香港成為創新、綠色能源及可持續投資的樞紐作出貢獻。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歡迎施政報告內有關醫療服務的措施,相信有助促進公營醫療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切合病人需要的服務。醫管局表示,會全力配合政府的政策方向,全面落實公營醫療收費改革的各項政策措施,並會成立專責團隊支援有需要申請各類醫療費用減免及補助的病人,亦會加強對患有危重疾病或病情緊急病人的保障,同時為市民提供更多服務選擇,以應對人口老化對醫療系統帶來的種種挑戰。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醫管局會繼續優化急性中風服務、深化人工智能應用,按照以病人為本的原則,提升病人接受服務的體驗。

新社聯表示,是次施政報告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推出了一系列實際政策和舉措,進一步彰顯了特區政府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料將精準激活經濟動能、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值得肯定與全力支持。新社聯多年來致力支持抗戰歷史和遺址考察、認證、維護和歷史教育工作,促進紅色路線整理,喜見特區政府響應新社聯和社會民意,期望特區政府盡早有具體舉措落地,攜手保育和開發香港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港協暨奧委會表示,會繼續與本地體育總會緊密合作,積極推‍廣香港的獨特優勢,爭取更多國際和區域性賽事在香港舉辦,並吸引相關體育組織在港設立區域辦事處或總部,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體育樞紐,加強其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會長霍震霆表示,國家及地區奧委會協會(ANOC)全體代表大會將於明‍年12月在香港舉行,港協暨奧‍委會正全面推進籌備工作,發揮會議、體育、文化和旅遊的協同效應,以國際體育盛事,鞏固香港聯通國際的優勢。

啟德體育園歡迎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推動體育和盛事發展的政策措施,表示將會全力配合特區政府的政策及發展方向,除了推動香港體育發展,亦會繼續吸引更多大型娛樂盛事落戶香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園方表示,自啟用以來,啟德體育園已舉辦逾30場本地和國際體育盛事、娛樂盛事及社區活動,吸引700萬人次到訪,展示香港承辦國際盛事的獨特優勢和能力。未來園方將繼續配合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方向,協助政府推進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發展,打造「香港主場」,帶動社會經濟,促進社會民生正向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霍啟剛以「三高」整體評價今次施政報告。第一是高度,特區政府推出各項政策支持產業升級轉型,而並非單純「派錢」,能夠配合國家產業發展大方向,讓香港在國家發展中作出貢獻;二是高端,提出發展高端事業及產業,以吸引高增值旅客;三是高效,今次進一步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加強問責制度,對於激勵公務員團隊的合作、運作非常有作用,相信能進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他又指,未來會就康文署及市場結合的雙軌制運作模式,繼續向有關部門反映意見,提出務實建議。

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中國香港足球總會主席、香港總商會理事會理事霍啟山表示,報告為香港未來發展訂立清晰而全面的路線圖,尤其在推動新興產業、強化國際地位和促進區域融合等方面,展現出特區政府的遠見與決心。報告中提出的多項策略,包括加快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以及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和航空中心的角色,將有效推動經濟多元化,並加強香港作為國際商業和創新樞紐的地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聖潑表示,施政報告積極有為,充分表現出特區政府銳意改革的決心,體現其改革創新、有所擔當的精神。民生措施照顧到不同市民的需要,整體規劃、政策都符合社會利益。期望特區政府能繼續優化北部都會區政策,加強與深圳的融合互動、緊密合作,發揮兩制雙城作用,積極融入大灣區,領航「一帶一路」,並一一落實今次施政報告的每一項措施,除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也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曼琪表示,一直爭取推動法律科技應用及發展,今年施政報告非常重視AI發展,建議政府加強協助中小型律師行應用AI的能力。總體而言,她認為施政報告政策清晰可行,對香港發展具積極意義。惟政府須多加關懷基層及中產市民的實際需求與困難。政府還必須充分發揮部門首長責任制和公務員評核機制,確保政策能有效落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表示,施政報告以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推行一系列產業政策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同時深化治理改革,運用科技提升政府效能,解決各項民生問題,讓市民分享發展成果。處處體現「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相結合的理念,既有宏觀擘畫,也有微觀落點,既回應了國家戰略的時代命題,也直面基層「住得細、治病慢」等痛點,是一份「方向感最強、改革味最濃、民生牌最多」的施政報告,展現出特區政府在「由治及興」關鍵期尋求突破的強烈意志。

立法會議員嚴剛表示,在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方面,特首提及要建立「國際夥伴港口網絡」,並通達內陸、立體聯運,因此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協同發展機制的作用,加強區內港口合作,創造灣區港航產業優勢互補的、一體化發展的多贏局面。同時,就美國啟動的針對中國製造及中國管理的船隊,即將實施301條款附加巨額港口費用的霸凌行徑,對香港船舶註冊以及航運融資等業務產生較大影響,應主動與中央有關部門積極協調,盡早制定應對策略,以穩定本港航運業的發展。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表示,局方全力支持並配合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一系列促進創科產業發展的措施,報告提到全球對「中國製造」產品需求加大,內地企業出海步伐明顯加快,須把握香港出口平台優勢,生產力局支持政府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平台「出海」,生產力局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援,為企業實現「走出去」戰略賦能。未來,生產力局將持續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推動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國際合作,助力國家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施政報告着墨改善藥物研發與審批,尤其癌症及罕見疾病,是令人鼓舞及值得肯定的良政措施。陳穎欣又提到,今日有網媒記者拍到她在看「魔法子彈」字眼,其實「魔法子彈」是一種抗癌精準醫療藥物,可讓腫瘤患者多活三至五年。聽到政府就醫藥方面推出良策,她便即時與內地專家溝通,研究如何令惠民政策盡快落地。內地專家亦表示,特區政府的新措施將有助「魔法子彈」這類國藥引進港用,惠及病人。

「A4聯盟」成員、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表示,長遠而言,發展遊艇經濟有助於開發多元海島旅遊路線,釋放藍色旅遊的潛在經濟效益,進一步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發展理念。在宗教旅遊方面,楊永杰認為政府提供經濟誘因資助獲清真認證的餐廳,可顯著降低中小型食肆加入認證框架的經濟門檻,繼而吸引更多本地食肆研發合適的清真食品,豐富穆斯林旅遊資源供應,完善本地穆斯林友善的旅遊生態。

「A4聯盟」成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歡迎施政報告接納房屋政策倡議,助市民安居及向上流動。其中,房委會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便利長者業主因應家庭結構變化而換購合適單位,有利於釋放大單位流入市場,供有需要的家庭選購。梁文廣建議在計劃運作成熟後,可考慮進一步擴展適用對象至有家庭結構變化的業主,例如同住子女已遷出的父母業主、因子女出生而有換樓需要的業主等,令計劃可更靈活切合不同業主的需要。同時,他促請政府盡快選定更多屋邨進行重建,包括石硤尾邨等,全面提升屋邨的居住環境。

「A4聯盟」成員、立法會議員張欣宇表示,欣見施政報告內有特別點明將推廣自動駕駛車輛。他認為香港推動自動駕駛及高階輔助駕駛技術發展軟硬件條件完備,可積極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作用,為內地車企「出海」提供技術驗證場景;長遠亦可為香港帶來技術、資金和人才。張欣宇期待未來自動車先導計劃可實現跨區行走,並達致商業營運,推動香港成為右軚智能駕駛技術的亞洲樞紐。

「A4聯盟」成員、立法會議員林素蔚感謝政府採納其允許狗隻進入餐廳的倡議,並強調寵物友善食肆發牌制度必須以嚴格監測餐廳衞生為前提,明確分開人寵進食工具與食品,避免交叉感染。在精神健康方面,林素蔚認同施政報告提出的多項支援照顧者及青少年措施,惟支援男性及壯年精神健康的着墨較少。她呼籲政府重視並加強男性精神健康的支援,同時考慮在每5年的人口普查中,同步進行一次全港追蹤性的精神健康調查。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表示,感謝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對精英體育發展及精英運動員的全力支援,包括於今年三月就精英運動員直接財政資助機制完成檢討並予以調整,讓運動員能夠在更穩定的經濟環境下專注訓練。除了直接財政資助外,特區政府亦重視透過運動醫學科研,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效能。鄧竟成指,體院將繼續加強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的應用,協助運動員提升競爭力,爭取佳績。

香港旅遊業議會表示,特首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全力推進香港成為「高端客首選旅遊目的地」,旅議會將聯同業界積極開拓針對高端客源市場的多元化高規格行程,吸引高增值過夜旅客來港;同時向旅客提供全方位沉浸式海島遊,並與院校緊密合作,加強人才培訓和宣傳工作。未來,旅議會將繼續鼓勵旅行代理商將各項元素加入深度遊產品中,包括盛事旅遊、賽馬旅遊、別具特色的香港工業品牌旅遊等,令旅客全面體驗香港的多元魅力,重塑香港品牌形象,延長旅客留港時間。

旅遊業監管主席馬豪輝表示,歡迎施政報告提出貫徹落實「無處不旅遊」,相關舉措可為旅客帶來更具活力和多元化的旅遊體驗,亦可促進香港高增值旅遊活動,進一步協助旅遊業開拓新客源市場,為業界提供嶄新機遇,為本地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旅監局會繼續全力配合施政報告的方針,持續優化發牌制度、培訓人才、推動智慧旅遊等工作,多方面提升旅遊服務質素及配套,和業界攜手提升整體服務質素,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旅遊樞紐的地位,增強其作為世界級首選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創會主席陳迪源表示,行政長官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在一系列政策中,人工智能的應用被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政府將AI定位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領導的「AI效能提升組」,預留40億港元目標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充分體現政府對全球科技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協會建議政府可盡快落實AI研發院,使其成為香港AI發展的「大腦」和「引擎」,聚焦四大核心職能,包括制定整體AI發展路線圖、建立AI倫理標準、統籌算力數據資金等關鍵資源、推動產學研無縫對接。

香港藝術發展局感謝政府撥款支持藝發局明年續辦第二屆「香港演藝博覽」,指為延續亮麗成績,已開展各項籌備及宣傳工作,邀請全球藝術機構及從業員參與這項國際藝壇盛事,開拓更多交流及合作的機會。除了「香港演藝博覽」,藝發局亦會全力配合《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的發展方向,致力培育本地藝術工作者及藝團卓越成長,並透過舉辦廣受業界及市民歡迎的「藝術·科技」展覽及「城中藝遊」計劃,創造多元蓬勃的文化藝術環境,促進香港文藝創意產業化。

香港藝術發展局副主席楊偉誠表示,施政報告提及重塑表演場地布局,發展文藝旗艦品牌項目,加大推廣非遺,亦會引入商業元素,為康文署設施和活動增值。他認為可以設高端旅客導賞團,滿足高消費旅客需求,營造藝術氛圍,吸引最優質的潛在買家,為香港高端藝術交易鋪路,也可以開拓新收入來源,反哺文化事業。

昂坪360表示,歡迎施政報告中關於落實「發展旅遊熱點工作組」提出的「四山」旅遊項目。昂坪360將積極配合,結合鄰近「四山」之一「鳳凰山」的優勢及自身的獨特體驗,推廣「四山」旅遊。昂坪360指,正與旅遊事務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密切溝通,籌備計劃於秋季推出的「360行山通行證」,屆時賓客可登入專屬網站,瀏覽昂坪市集附近多個推薦行山路線及景點,並可於完成路線後打卡換取電子印章、專屬獎牌等。

滙豐表示,歡迎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全面的措施,加速新興產業發展,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滙豐香港區行政總裁林慧虹表示,香港一向以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而著稱,作為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的超級連繫人,更享有獨特優勢。支持內地企業走向全球,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恒基地產執行董事黃浩明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發展的重要引擎,政府簡化行政措施,拆牆鬆綁,降低建築成本,設計不同的北都融資方案、容許「按實補價」等,鼓勵市場參與北都發展,特別是就洪水橋商業用地施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將可有助提升地產商開發及財務的靈活性,加速推動北都發展。

香港大律師公會表示,將會開始籌備在國際調解院總部旁興建香港國際法律事務大樓,公會相信它將會為香港舉行國際法律會議、仲裁及調解等提供先進及完備的設施,令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樞紐的地位更突出。對於律政司即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協調不同政策局,檢視更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所需的法律配套,公會認為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支持當局盡早制定有關的法律配套。

香港中律協表示,對報告中關於鞏固香港法律優勢、推廣法律服務及深化調解的政策表示支持。協會讚賞政府提出由律政司副司長專責推廣法律服務,期望該政策能協助中小型律師行對接內地企業,促進轉型與發展。協會支持國際調解院總部的運作部署,盼加強本地人才培養及確保中小律所的參與機會,同時認同檢視《仲裁條例》及擴展海外宣傳,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協會亦冀政府推動業界應用AI,協助業界降本增效。

婦女事務委員會表示,歡迎新一份施政報告內有關推動婦女發展的措施。婦女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清霞表示,首屆高峰會獲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婦委會將積極支持民青局於明年舉辦第二屆高峰會。婦委會亦樂見政府增加「『友』妳啟導」友師計劃的名額,為香港培育更多未來的巾幗力量。婦委會將繼續與政府、婦女團體及社會各界攜手,共同推動婦女發展的新篇章。

青年發展委員會表示,熱烈歡迎施政報告內有關支持青年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助力青年拓展國際視野與建立大局觀;樂見啟德「青年驛站」已開始試運,為本地、內地及海外青年提供實惠的住宿選擇及多元化的交流平台。青年廣場的全新互動空間及「連青人網絡」實體平台亦將於年底前分階段落成,進一步擴展青年的發展空間與網絡。青發會會繼續積極與政府及社會各界緊密合作,跟進落實施政報告及《青年發展藍圖》內各項相關政策措施,全方位推動青年發展。

香港青年聯會表示,報告中圍繞青年發展提出的一系列政策與建議,這些措施不僅回應了青年對未來的期盼,更以創新方式為他們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當中包括明確提出香港需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正是香港青年把握時代機遇、實現個人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銀國際表示,報告積極響應國際經貿新格局與國家戰略新方向,在鞏固香港傳統優勢的同時,展現出「更新、更強、更快」的發展路徑,為香港金融市場與整體經濟注入新動力。中銀國際將繼續發揮在股票發行、兼收併購、債券發行、環球商品、資產管理等領域的全功能全球化投資銀行服務綜合優勢,為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香港青年聯會主席蔡曜陽表示,報告為香港青年描繪了立體和全面的發展藍圖,全方位推動青年發展,期待各項措施盡快落地生根,讓更多青年受惠,成為推動香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聯會將積極推動青年發展工作,匯聚青年力量,協助青年把握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機遇,為香港培育更多愛國愛港的新一代,共同開創香港經濟繁榮穩定的新局面。

全國青聯委員、九龍青年聯席會議召集人連洲傑表示,施政報告內容詳實、舉措有力,特區政府積極回應社會訴求,切實推動惠及民生的多項政策,必將為香港整體發展注入新動力、開拓新格局。施政報告充分體現出本屆特區政府作為「有為政府」的擔當與遠見,正引領香港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煥發蓬勃生機。本人期待在推進愛國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進程中,進一步發揮青年力量,團結凝聚更多香港青少年,共同為香港與國家的繁榮發展貢獻青春智慧與能量。

觀塘區議員、香港青年協進會首席顧問張琪騰表示,施政報告聚焦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充分回應了社會需求。特別在民生方面,施政報告推出多項住房措施,包括將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調整至50∶50,協助更多公屋租戶置業。延長初生子女額外免稅額時間至兩年,並加強長者服務和照顧者支援。這些舉措將持續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創造新機遇,為民生福祉開創新局面、提升獲得感。

黃大仙區議員、香港青年協進會主席楊諾軒表示,施政報告明確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在人口政策方面,再次提出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新政通過稅務優惠、住房優先、託育擴容及醫療支援的「組合拳」方式,精準回應了家庭在生育決策中面臨的經濟成本、住房壓力與照顧服務短缺等核心痛點。特別值得讚賞的是,政策對結構性問題的針對性,包括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居屋供應顯著增加,協助更多公屋租戶變成業主;託育名額倍增及課後託管取消上限,有效紓緩雙職家庭的育兒困境;而輔助生育服務擴展與儲存期限的放寬,更體現了政策對多元生育需求的包容性,有助建立長遠及具策略性的人口政策,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都會的競爭力。

北區區議員曾興隆表示,對施政報告將北部都會區發展列為重中之重深感振奮,尤其樂見成立高層次委員會、專屬法例及簡化程序等務實舉措,真正體現「產業主導」的決心。期望政府進一步明確產業導入時間表與關鍵績效指標,尤其確保高端服務、創科及生命健康等產業鏈條完整落地,並加強與本地企業、專業團體的協作,避免規劃與實際脫節。同時,須確保交通基建如期完工,發揮「基建先行」效益,讓北都真正成為香港經濟新引擎。

中國香港低空經濟協會主席張霆邦表示,現屆特區政府積極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進一步推進北部都會區以及低空經濟新產業發展,具戰略眼光地推動低空經濟生態圈建設。無論是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還是制訂非傳統飛行器專用法例以及推展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等,都積極回應了協會以及社會訴求,而支持業界、學界舉辦更多低空經濟培訓,亦有助為香港培育更多無人機人才。期望特區政府穩步推進相關措施,包括跨海及跨境飛行,令香港成為低空創新應用的核心樞紐,與內地一同推動低空經濟發展。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秘書長張天夫表示,該份施政報告既立足香港自身發展優勢,又深度對接國家戰略布局,鮮明體現「謀長遠、補短板、惠民生」的施政導向。在經濟發展維度,北部都會區建設的加速推進、人工智能(AI)、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規劃布局,與現有金融產業優勢的發揮相協同,助力區域總部及結算中心建設,為香港突破傳統產業發展瓶頸、培育經濟新增長極提供了清晰且可行的實施路徑。

香港有限合夥基金協會表示,施政報告主題聚焦「經濟及民生」,強調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有限合伙基金行業注入新活力。其中,施政報告重申持續強化股票市場基礎設施,包括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這對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至關重要。香港作為中概股的回歸橋頭堡,將為LPF帶來更多優質IPO機會,特別是在科技及生物醫藥領域。展望未來,協會將積極與金管局及金融發展局合作,推動政策落地,並計劃舉辦香港LPF專題論壇,亦呼籲政府持續聆聽業界聲音,進一步優化監管框架,讓更多創新基金在香港茁壯成長,共同把握新一輪增長機遇。

香港政協青年聯會第一常務副主席容思瀚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既立足香港產業優勢,又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勢,為香港保險業打開了高質量發展的廣闊空間。我們要主動把握這一重大機遇,以創新思維為香港保險業的持續發展注入動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地位,更為香港和國家的整體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香港青年聯會常務副主席容詩蘊表示,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施政報告在助力青年發展上推出多項政策,包括「北都大學城」加速建設規劃、應用科學大學發展,並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啟德「青年驛站」旅舍開幕等,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政策體系完備且資源投入具體,既聚焦國際教育樞紐建設,也着力人才培育與引進,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助力青年把握機遇、融入香港與國家發展的決心,令人鼓舞。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相關閱讀:

2025施政報告全文來了

(有片)速覽!施政報告重點梳理 十大要點一文睇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不斷更新)施政報告聚焦經濟民生 各界:全力支持 同創未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