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當地時間9月11日,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財長貝森特將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馬德里舉行第四輪經貿談判,雙方將就貿易、經濟、國家安全等議題繼續進行磋商,中國商務部證實了美方發布的消息,也宣布何立峰副總理將於9月14日至17日率團赴西班牙與貝森特進行會談。
中國成功舉辦兩場國際活動 美國大為緊張
8月31日至9月1日,上合組織天津峰會成功舉辦,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印度總理莫迪在內的20多位國家領導人及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參加峰會,成員國領導人共同發表《天津宣言》、上合組織夥伴擴容等8項成果。印度總理莫迪的出席尤其出乎外界預料,在特朗普對印度懲罰性加徵50%關稅的情況下,印度總理公開表示要出席上合峰會,這亦是他7年來第一次到訪中國。會後莫迪在社交媒體上發表帖文,多次為上合峰會點讚,這個舉動對莫迪來講尤其難得,也讓美國非常緊張。
9月3日,多名外國領導人到北京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並在天安門觀看了盛大的閱兵式,親眼見證了中國軍隊已經列裝的海陸空新型裝備。沒有派高官出席抗戰紀念活動的特朗普只能觀看直播,看到習近平主席、普京總統、金正恩三人同框,在特朗普那裏,明顯的非常不舒服,發布的帖文都是一股醋味。
對於美國國防部來講,更是如臨大敵,媒體披露五角大廈的披薩指數飆升。中方閱兵所展示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據說從中國發射到達華盛頓的時間比五角大廈訂購披薩的到達時間還快。
防長外長齊通話 國會議員要訪華
9月9日,美國防長赫格塞斯終於和董軍部長通上電話,本次通話是兩國防長在時隔1年零5個月後的第一次通話,也是特朗普重回白宮以來第一次,這對於赫格塞斯來講尤其珍貴和不容易,上一次兩國防長通話是2024年4月16日,董軍部長曾與拜登時期的前任防長奧斯汀通話。
筆者看到在美國國防部發布的新聞稿中出現了這樣的一段話,赫格塞斯指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也不會追求改變中國政權或鉗制中國。」這是美國歷屆國防部的公開聲明中,第一次出現這樣的話語。
9月10日,王毅外長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通話。
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籍領袖史密斯要率跨黨派議員訪京。跡象顯示,中美的高層交往逐漸熱絡起來。
會談前 兩國激烈「交鋒」
中美雙方都宣布,何立峰將和貝森特在馬德里舉行第四輪會談。
會談前,美國商務部再次拿出籌碼針對中方,9月12日對兩家為中芯國際採購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中國公司實施制裁,同時這2家公司也被納入公布的23家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為了給外界一個不針對中國的印象,美方拉了9家其他國家的公司一起放進實體清單。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9月14日起,中美雙方將在西班牙舉行經貿會談。美方此時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意欲何為?
9月13日晚間,商務部連發兩個公告,2025年第50號公告,針對美國對華在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2025年第27號公告,公布對於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芯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
一手打,一手談,一邊鷹派,另一邊鴿派,這就是今日的美國亂象。
由此看來,特朗普內閣中,還是有太多的鷹派官員,這些官員與特朗普的想法並不同調。經過六年多的中美貿易戰,中方已經熟悉的美國政府中鷹派的套路,這個以國家安全為名,行單邊、霸凌主義的行徑,我國已經有多套反制措施,隨時就可以拿出來反制美國。中方態度一直就是,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如果說特朗普內閣中的某些鷹派還沒有觀察到中方的底氣和決心的話,可以看看赫格塞斯創記錄的公開聲明。
特朗普從打壓到希望促成交易的重大改變
媒體公布,特朗普近日撤銷了對華極端鷹派、參與多項反華行動的海德出任商務部負責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長提名。由此看來,特朗普敵視中國的論調正在減弱,筆者認為,兩國防長外長通話的形式,已經接近於美國和盟友「2+2」的模式,跨黨派的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代表團訪華、撤銷極端反華分子海德助理商務部長的提名,這都是為特朗普心心念念的要在今年舉行「習特會」營造良好的氣氛,從打壓制裁中國到希望用促成中美達成大型交易(Big Deal)的方式和中國相處,這或許是特朗普政府的重大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