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位於沙頭角烏蛟騰村的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於2015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它也是香港首個入選的紀念設施。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是紀念於1941年至1945年日佔時期,為保衛香港、對抗日軍侵略而犧牲的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以及烏蛟騰村村民而建。

回顧日佔時期,烏蛟騰村是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重要據點。香港淪陷期間,日本曾對烏蛟騰及鄰近的村莊發動十餘次掃蕩,不少村民為保障港九大隊的安全,遭受嚴刑,甚至犧牲寶貴的性命。1942年9月25日(農曆八月十六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強迫村民交出自衛武器及供出游擊隊員。村長李世藩、李源培二人在日軍的威迫利誘、嚴刑拷打下都不為所動,最終李世藩壯烈犧牲,李源培被拷問至休克。村內犧牲的烈士還有李天生、李志宏、李官盛、李偉文、王官保、王志英等。1943年春,日軍再次包圍烏蛟騰,村長李憲新被拘禁在大埔憲兵部,從此下落不明。
為紀念這些抗日志士,1950年代初,旅居南洋的烏蛟騰村村民李源勳提議並出資建造一座烈士紀念碑,村民熱烈響應。原村內兒童團團長李漢與幾位從部隊復員的村民馬上開展籌建工作。全村出動義務勞動,經過半年的努力,抗日烈士紀念碑於1951年10月建成。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舉行謁碑儀式,紀念抗戰犧牲的烈士。
1984年,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訪港期間前來烏蛟騰拜訪,提議將紀念碑改為「抗日英烈紀念碑」,並即席揮毫書寫碑文。烏蛟騰旅居英國的華僑李祥等鑒於紀念碑年久失修,提議出資修繕。重修工程於同年年底開始,主要由李漢負責,1985年10月竣工開幕。重修的「抗日英烈紀念碑」亮相後,引起日本駐香港領事關注,通過港英當局派警察到烏蛟騰質問李漢。李漢嚴正指出,警察無權過問,要日本領事前來請罪,日本領事不敢前來。
該紀念碑原位於烏蛟騰一處山坡下,出於安全考慮,村民向政府申請遷碑到山上公路旁的平地。2009年,香港特區政府撥款180萬港元並成立委員會統籌搬遷等建設事宜,決定於新娘潭路與烏蛟騰交匯處重建一座大型的紀念碑,距離烏蛟騰村村口只有幾分鐘車程。新的「抗日英烈紀念碑」於2009年12月動工,2010年6月竣工,9月23日舉行隆重開幕典禮,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任主禮嘉賓。2015年8月,國務院更將該紀念碑列入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紀念碑位於烏蛟騰烈士紀念園內。紀念園入口處有一座牌坊,刻有李源培撰寫的對聯:「紀昔賢滿腔熱血,念先烈瀰世功勞。」紀念園內有紀念碑聳立於高台之上,基座刻有「浩然正氣」四個大字,碑身有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題字:「抗日英烈紀念碑」。紀念碑旁另有中英文石碑各一塊,記述烏蛟騰村長李世藩及多位村民為抗日英勇犧牲的事跡,以及紀念碑修建及重修概況。
2023年,北區民政事務處重修紀念園。新碑文經香港史專家劉智鵬教授、劉蜀永教授審定。2024年9月19日,北區民政處為重修完成的紀念園舉行揭幕儀式,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主持。儀式莊嚴肅穆,嘉賓同師生代表向抗日英烈致送花圈,默哀鞠躬。
(點新聞記者王麗萍綜合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