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今天我們重點關注社會熱點議題。今年8月5日,荃灣發生奪命車禍,一名80歲高齡的的士司機撞死一名菲籍遊客,司機因涉嫌危險駕駛導致他人死亡被捕。司機報稱事發前欲轉向的士站時,感到頭暈而失控。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對公共交通司機老齡化問題的關注。
在今日(10日)的立法會會議上,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回應指,政府明白駕駛人士的身體狀況對確保道路安全十分重要,正就《道路交通(駕駛執照)規例》(第374B章)進行法例草擬,預計第四季敲定立法建議和醫療指引,爭取在明年第二季落實執行新的安排,提升整體道路安全水平。
對於駕駛人士身體狀況評估,陳美寶表示,運輸署已委聘香港大學顧問團隊和醫學專家小組,檢視和考慮微調《規例》附表1內所指明的疾病或身體傷殘項目,以及供醫生參考的醫療指引的內容,務求令指引更清晰、更客觀、更實用。同時,運輸署會提前在今年第四季邀請商用車業界人士參與體格評估試驗計劃,藉此收集和吸納前線醫生在實務操作方面的意見,檢視並優化整個流程。
被問到會否對商用車司機設定退休年齡,陳美寶表示,目前各地做法不同。考慮到現時有近四成的士和小巴駕駛執照持有人年齡為65歲或以上,如一刀切設立退休年齡,難免對業界人手造成不必要的衝擊,政府現階段建議先加強商用車司機體格證明的要求。
再來關注非法勞工。本港多個行業出現黑工問題,影響本地工人生計,並對本港企業造成不公平競爭。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今日(10日)表示,根據入境處紀錄,由2023年至今年8月被捕的非法勞工中,約一半來自內地,其餘包括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或逾期逗留者,及外籍家庭傭工等。2023年至今年8月,持商務簽注來港而因非法工作被捕的月均人數為0.7。自去年12月恢復和擴展深圳「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後至今年8月,持「一簽多行」個人簽注來港而因非法工作被捕的月均人數為4.1。被捕人士主要從事與建造、餐飲和零售批發有關的工作。
鄧炳強表示,今年第三季至今,入境處打擊非法勞工的執法行動達3500次。入境處還持續進行「網上巡邏」,會以「放蛇」方式執法。此外,入境處會定期向內地相關部門提供在港因刑事罪行被定罪的內地人士資料,內地當局會視乎情況,一般在2至5年內都不會向相關人士簽發赴港簽注,防止他們再次來港從事違法活動。
日前,向政府提供飲用水的供應商「鑫鼎鑫」,涉嫌冒充他人公司商標取得5294萬元合約,物流署承認現時採購機制有漏洞,向各政策局及部門發出內部便箋,提醒在處理採購及物料管理事宜須提高警覺。近日,港鐵東涌綫延綫東涌東站工程捲入疑使用冒牌磚的指控,分判商疑使用冒牌牆磚代替正品,多起事件反映政府及公營機構採購程序存在漏洞。
對此,財庫局局長許正宇回應指,現時跨部門專責小組正進行全面檢討。對於是否採取採購評分制度,許正宇指,評分制度並非放諸四海而皆準,必須考慮採購的性質和其實際需要。若部門採購的貨品性質簡單,採用評分制度或會令採購過程複雜化和不必要地延長。
在供應商表現評核及合約管理方面,許正宇續說,部門須定期評估承辦商的表現,若表現欠佳,必須按合約條款採取行動,例如發出警告、停止付款、扣減按金,甚至終止合約等。政府一直保持採購資訊的高透明度,公眾可在網上查閱政府招標公告、已批出的合約資料和主要採購預覽,以及標準合約條款等。
歡迎每周一至周五和我們一起觀香港、看世界。更多新聞請關注點新聞網和點新聞APP,我們明天再見!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