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拘13人涉「店舖盜竊」 偷玩具保健品等倒賣圖利

【點新聞報道】警方今日(29日)舉行記者會,簡報東九龍區的店舖盜竊案情。警方表示,今年5月至7月期間,區內的店舖盜竊案件,無論是隨機作案還是集團式犯案,均呈上升趨勢。有鑒於此,將軍澳警區於8月1日至27日展開了一系列反店舖盜竊的拘捕行動。

行動中,警方主動偵破了39宗發生於今年2月至8月的店舖盜竊案件,其中28宗發生在將軍澳警區。涉案商戶大部分為大型連鎖超市、個人護理產品零售商及大型連鎖服裝店。失物大多為藥物、保健品、美容產品及衣物等,總價值約8.6萬港元。警方在行動中共逮捕13人(5男8女),年齡介於22歲至69歲,其中有4名非華裔人士及1名內地人士。

在本次行動中,將軍澳警區採取了「情報主導+業界協作+執法震懾」三管齊下的策略。情報方面,將軍澳警區情報組針對有組織盜竊團夥,主動分析犯罪數據,包括作案時段、手法及疑犯特徵,並通過東九龍防止罪案辦公室於2023年推出的「安盾計劃」,與各大型零售商保持聯繫及情報交流。

業界方面,除緊密的情報交流,將軍澳警區還通過舉辦工作坊,提升業界對店舖盜竊的警覺性,鼓勵商家及時報警,並就保安措施提供專業意見,例如在店內死角加裝閉路電視,將貴重貨物存放於上鎖櫃內等,以增強阻嚇力及降低貨品被盜風險。

涉案物品。(警方供圖)

警方簡要介紹了行動中偵破的兩宗案件。在第一宗案件中,警方於8月中旬接到一家連鎖個人護理產品商店報案,指其全港多間分店發生店舖盜竊案件。商店負責人通過「安盾計劃」平台向警方提供信息。經調查後,警方確認多宗店舖盜竊案件為同一人所為。將軍澳警區人員根據疑犯的作案時間、抵達及離開現場的路徑等進行分析,並派遣便裝人員進行埋伏,最終成功拘捕一名34歲內地男子。調查顯示,該男子於4月至8月期間在全港犯下11宗店舖盜竊案,其中5宗發生在將軍澳區,竊取物品總值約2.4萬港元。

在第二宗案件中,警方於8月24日接到一家連鎖運動用品商店報案,指有人在店內偷取運動營養產品。人員立即查看閉路電視錄影,追蹤疑犯行蹤並鎖定其身份。警方在案發後兩日(8月26日)成功拘捕一名22歲非華裔男子。調查發現,該男子於7月至8月期間,在該連鎖運動店的多間分店及一家時尚玩具店共犯下10宗店舖盜竊案,竊取大量運動營養產品及玩具,其中5宗發生在將軍澳區,竊取物品總值超過2.3萬港元。

涉案物品。(警方供圖)

在本次行動偵破的案件中,涉案人員有組織、有預謀地犯案,選擇超市、大型連鎖店及人流較多的店舖下手,單獨或合夥作案。根據被盜貨物的手法、種類及數量,警方認為賊人盜取物品並非為了自用,而是選擇具有轉售價值的物品圖利。警方還發現,部分犯案人士會事先在網購平台上聲稱出售某類貨物,以低於原價的價格吸引買家,待有人表示有意購買後,再到商店進行盜竊,並立即通過快遞寄出貨物。警方認為犯案人士此舉旨在減少儲存贓物的時間,以降低被警方追查的風險。

如今,「安盾計劃」至今已有20個零售商(包括16個大型連鎖店)加入。計劃通過「防盜四寶」——即引入防盜警示、防罪勘察及員工培訓、情報交流與執法,以及善導會「耆叻計劃」長者轉介輔導服務——加強店舖防盜意識及保安措施,警民攜手遏止店舖盜竊罪行。

涉案物品。(警方供圖)

今年1月至7月,全港共錄得4600多宗店舖盜竊案件,東九龍總區則錄得770多宗。雖然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警方也注意到,針對大型連鎖店、藥房及超市的隨機或集團式犯案有所增加,竊取藥物、保健及美容產品、衣物等,並將贓物轉售圖利。因此,警方與零售商建立聯繫網絡,通過情報交流加強執法。

警方表示,「店舖盜竊」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警方供圖)

警方提醒市民,「店舖盜竊」屬刑事罪行,根據香港法例第210章《盜竊罪條例》第9條,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此外,購買或接收盜竊贓物等同於同流合污,也會觸犯《盜竊罪條例》第24條「處理贓物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14年監禁。

相關閱讀:

為收藏而犯案?海港城Invader藝術品被盜 警拘兩外籍男女

(有片)41歲無業男颱風黑雨「打劫」 涉3宗黃大仙區爆竊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警拘13人涉「店舖盜竊」 偷玩具保健品等倒賣圖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