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夏日炎炎,不少人會以冷氣降溫,但滴水問題也可能隨之而來。食環署近年接獲有關冷氣機滴水的投訴呈上升趨勢,由2022年接近25900宗,增至去年超過34700宗,今年截至上月底則錄得18000多宗。署方主動「洗樓」打擊各區大約300個重點跟進地點,又鎖定30個對市民造成較大滋擾的黑點,包括巴士站和小巴站等加強巡查和執法,截至本月24日,已在全港19區處理5200部有滴水問題的冷氣機。
另外,食環署早前與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合作,研發紅外線夜視錄影機,目前在全港各區使用的第二代裝置可以在低光源下凖確識別滴水源頭,偵測高度達120米,可覆蓋約40層樓高的樓宇。署方表示,新技術大幅縮減調查取證時間和調配人手,食環署人員毋須進入住戶單位便可以完成初步判斷,計劃明年推出第三代,引入人工智能偵測。
被問到節省的人手,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溫智舜指,現時未有相關資料,但負責執勤的人員需要兼顧檢查食物處所和公眾娛樂場所的牌照,調查食物中毒事件等工作,打擊冷氣機滴水只是其中一部分,相信新技術有效增加檢控個案的數目。同時,署方亦由以往主要在日間調查,調整為夜間為主,夜間與日間出動時間為七三比。
溫智舜表示,食環署人員會主動以「洗樓」形式打擊冷氣機滴水黑點,尤其是約300個主要黑點,當中包括美孚新邨、北河街及油尖旺區一帶。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