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香港國際申訴專員學院揭幕禮暨調解研討會今日(25日)在香港舉行,宣布香港國際申訴專員學院正式成立。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致辭時表示,在特區政府積極推進和各方配合下,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的翻新工程上月底圓滿完成,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已於今年8月1日正式交付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為國際調解院成立和開幕作好準備。
張國鈞提到,律政司將全力支持國際調解院未來的工作,相信國際調解院的成立可與香港法律樞紐內多個相關區域或國際組織發揮協同效應,鞏固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定位,為國家涉外法治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作出貢獻。
張國鈞說,調解和申訴關係非常密切,環環相扣。申訴專員公署在進行全面調查前先嘗試調解,和律政司「調解為先」的理念可謂不謀而合。其中,申訴專員公署的三大策略性方向之一,便是「優先採用調解方式處理不涉及或只涉及輕微行政失當的投訴個案」。

張國鈞提到,據他「偷師」了解所得,申訴專員公署的調查人員會以中立調解員及協調人的身份,透過會面或電話協助申訴人及被申訴機構討論問題、澄清誤解、收窄歧見,並尋找可行方案,和平地解決申訴,最終達成雙方願意接受的協議。申訴專員公署在2024/25年度以調解方式完成的個案達555宗,比上一年度增加接近三倍,創下歷史新高。事實證明,調解以非對抗態度解決問題,能有效處理不涉及或只涉及輕微行政失當的申訴個案,有助達致雙贏局面。
他指出,香港作為「調解之都」,律政司已於去年11月發表有關在政府合約中加入調解條款的政策宣言,當局亦致力向政府同事和社區推廣調解文化。今日香港國際申訴專員學院的成立,有如廉政學院和律政司的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一樣,相信將促進香港和國際交往合作,說好香港故事。他亦期待社會各界能夠學習申訴專員公署在「調解為先」的成功經驗,一同嘗試以調解化解矛盾,以實現共贏。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