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左右逢源的印度值得信任嗎?

文/上江南

8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應邀訪問印度,分別與印度總理莫迪、國安顧問多瓦爾、外長蘇傑生會晤,這是王毅時隔3年再次到訪印度。8月22日,印度外交部發布聲明,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莫迪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並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莫迪本次訪華,是自2018年以後7年內的首次,之前一直處於低谷的中印關係突然開始熱絡起來。

不結盟的印度,國家利益最大化

拜登執政4年,印度左右逢源、順風順水,按照拜登的印太戰略,成立QUAD四方對話機制、複製中國的「一帶一路」,將鐵路從歐州通過中東修到印度(已經爛尾)。在拜登的支持下,俄烏衝突爆發以後,印度從俄羅斯獲得廉價的能源供應,簡單加工以後賣到歐洲,賺取了巨額外匯。在慕安會期間,印度外長蘇傑生和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同台,當着布林肯的面,直接對外聲稱,印度是多麼睿智,可以從俄羅斯進口低價石油,稍微加工,賣到歐洲,賺取巨額利潤,令布林肯在歐洲盟友面前尷尬。這種明顯犧牲歐洲盟友利益讓印度獲利的政策,讓做為國務卿的布林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印度在美俄之間,依靠自己所謂的聰明才智和美國歷屆總統對印度的拉攏、優惠政策,左騰右挪,將國家利益最大化,美國依靠印度在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的特殊地位進行攪合,掣肘這兩個國際組織的工作,製造了巨大的麻煩。

「印度式套利」還能繼續嗎?

特朗普重回白宮以後,美東時間2月13日,莫迪獲邀訪問華府,成為特朗普第二任期在白宮接待的第4位領導人,可謂風光無限。莫迪領導的政府繼續享受美國及俄羅斯所帶來的空前發財機遇。

直到4月2日特朗普發動全球關稅戰,直接將印度關稅從2%提高到26%,印度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印度向美國不停的做溝通承諾開放市場,和其他國家一樣獲得延期90天,豁免到期後,特朗普給與印度徵收的關稅只下降1個百分點定為25%。8月6日,特朗普宣布因為印度不顧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不停的採購俄羅斯石油,支持俄羅斯經濟,對印度加徵25%的懲罰性關稅,至此,美國對印度關稅提升到50%,成為被特朗普徵收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

8月19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公開印度在俄烏衝突前後,購買俄羅斯石油的數據,從1%提升到42%,倒賣俄羅斯石油獲利超過160億美元,而中方在俄烏衝突前後,只是從13%提升到16%(以自用為主,和印度完全不同),貝森特稱這種印度式套利是不可接受的。

印度式套利能否持續,取決於俄美關係的恢復進度,從特朗普美國優先、希望盡快恢復和俄羅斯關係來看,印度對特朗普的吸引力在變小。

莫迪開始轉向中俄

莫迪面對美國關稅,一方面呼籲國內民眾採購印度國貨,另一方面緊急開啟外交救火,莫迪的國安顧問多瓦爾火速飛到俄羅斯,帶着莫迪的口信面見普京,莫迪則發布帖文,要深化印俄「特殊且優先的戰略夥伴關係」,8月21日,印度外長蘇傑生到莫斯科,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面,印度宣布,俄羅斯總統將於下半年訪問印度。

蘇傑生邀請王毅外長訪問印度,8月18日及19日分別於莫迪、多瓦爾、蘇傑生會面,雙方除討論邊界問題、恢復中印直航外,中方也宣布對印度恢復稀土、化肥、盾構機等的出口,達成等多項共識。中方恢復對印度出口,對於莫迪來講,可謂是「雪中送炭」,印度也宣布莫迪將出席上合組織天津峰會。

除了加強中俄關係以外,印度外交部也宣布,莫迪在到訪中國前,將於8月29日及30日先訪問日本,出席印日年度峰會,和日本首相石破茂進行會晤,商談印日關係及合作。印度的「牆頭草」外交再次綻放,另一方面,印度依然不放棄,莫迪將借9月底出席聯合國大會到訪紐約的機會和特朗普會面,商討印美之間的貿易和關稅問題。

筆者認為,地緣政治就像圍中國象棋,雖然互相將軍,但依然有解。不排除特朗普會對莫迪伸出橄欖枝,那麼莫迪領導的政府極有可能再次擔負美國遏制中國的任務,重新充當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兩國國際組織的攪屎棍的角色,因此我們對於印度的破壞作用還是要抱持警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左右逢源的印度值得信任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