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8月17日開始,擔任德國默茨政府外長的瓦德富爾開啟首次亞洲之行,訪問了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在訪問前後,連續四天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以所謂亞太安全來炒作涉華議題這一回鍋冷飯,為自己的首次亞洲行立威造勢,以獲取德國選民的支持。
瓦德富爾的言論直接遭到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勢打臉,提醒德方不要挑動矛盾、渲染緊張,尊重地區國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
深陷洩密門 獲力挺就任外長
瓦德富爾,1982年加入基民盟,是德國基民盟政治人物,2009年開始,當選國會議員,在2017年聯邦選舉後,在默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談判中,他和馮德萊恩一樣成為外交政策組的成員,此後一直擔任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副主席,表現一直中規中矩,按照基民盟的穩健風格行事,並沒有多少出格言論。
今年2月,瓦德富爾曾被媒體爆出洩密德國軍援烏克蘭以及延遲交付金牛座導彈的想法,深陷洩密門,卻獲得基民盟內部的力挺,得以在5月份宣誓就任外長。
就任外長,與中方多輪溝通非常正常。
瓦德富爾就任外長後,主動打電話給我國外長王毅,表示會繼續推動中德友好的誠意,7月3日,他在柏林與王毅外長共同主持第八輪中德外交與安全戰略對話。
做為默茨政府的新外長,瓦德富爾表示,德國政府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當今時代充滿危機挑戰,德中保持密切溝通協作十分重要,在許多問題有着共識,雙方同時能秉持互相尊重和建設性態度妥善處理分歧和差異,期待同中方密切交往。瓦德富爾這個表態,既符合期望,符合德國國家利益,也符合中德持續交往的大局。
首次亞洲行 「貝爾波克附體」?
8月17日,瓦德富爾開啟首次亞洲之行,訪問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兩個國家。做為外長,按照德國國家利益訪問亞洲,無可非議,但是連續4天,對中方指手畫腳,顛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與7月剛剛結束的中德戰略對話會的承諾與言論,完全兩樣,天差地別,直接否定了自己的講話和承諾,給筆者的感覺如同被其前任外長「貝爾波克」附體。
不管是登機離開德國前的言論,還是在日本、印度尼西亞的出格言論,都與其以前的主張和立場完全不一致。德國外長的首次亞洲行,頻繁操弄涉華議題,渲染威脅,以所謂的「航行自由」為幌子,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周邊興風作浪,他是想坐實德國要做亞洲「麻煩製造者」的身份嗎?這樣討好美國的做法,特朗普政府真能感激收下嗎?
當瓦德富爾在亞洲大談所謂的安全、自由之際,其總理默茨及歐洲7國領導人正在白宮,等候特朗普開會,不知道澤連斯基已被特朗普施壓擺平的消息,默茨依然堅持要停火再談協議,卻被特朗普當面打臉。除此之外,澤連斯基為討好特朗普,當面告知特朗普烏克蘭要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和美國聯合投資500億美元生產無人機,而這些資金實則都源於歐洲。
德國做為歐洲最大經濟體,是否知道已經被澤連斯基「出賣」?還在埋頭替澤連斯基數錢、出錢?不知怎樣籌集到1500億美元的資金。若籌集不到,在特朗普面前,會受到怎樣的打擊報復?筆者奉勸瓦德富爾趕緊回德國,為默茨總理分憂,為了你們口中的「烏克蘭和平」、「歐洲和平區」奔走籌集資金吧,八竿子打不到的亞洲不歡迎你在這裏興風作浪。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筆者建議,瓦德富爾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外長,不要忘掉德國是戰敗國,是發動過侵略戰爭的國家,不要效仿其前任貝爾波克,言論出格、過早放飛自我、損害德中關係,干涉中國內政、挑戰二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不要學習那些反華鷹派的歐洲政客,更不要忘掉要持續發展中德關係的承諾,一個穩定的中德關係、中歐關係才是最符合德國、符合歐洲利益的。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