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港人在廈門|港人老闆東南亞菜?這家店在廈門已開19年

【點新聞報道】一句地道閩南語或許會難倒香港人梁濱,但要論如何將「長期主義」貫徹到經營、生活的方方面面,梁濱卻自有智慧之道。他經營的「香遇巴厘」印泰餐廳已有19年的歷史,如今已成為了廈門人心中的東南亞菜啟蒙經典。

上世紀90年代抵廈的梁濱,靠着一股拚勁和頭腦在印刷設備業贏得「機修110」美譽。2006年,他敏銳捕捉到廈門東南亞菜市場空白,憑藉父輩在印尼和香港的成功經驗,毅然跨界。儘管開局艱難——選址人流少、傳統風味不被接受,半年虧損40萬,但他堅信港廈口味風俗相通,本地包容性強,東南亞菜必有前景,並秉持香港食肆「長期主義」理念,決心扎根。

面對困境,全家赴廈支援,耗時數月調整父輩配方,在保留東南亞精髓的同時完成本土化改良,形成「正宗又在地」的獨特風格。

梁濱對食材與手藝的堅持更是「長期主義」的最佳體現:堅持用活鱖魚和新鮮青檸汁製作青檸明爐魚,咖喱皇炒蟹必須現殺活蟹。梁濱坦言高成本堅持看似「犯傻」,但食客舌尖自能分辨,這份安心感正是對匠心的無聲回報。

「長期主義」絕非因循守舊。他融合印尼與港粵技法創出招牌「印尼娘惹吊燒雞」;抓住時機復刻曼谷「火山排骨」,並堅持使用原版豬脊骨以保風味。這份高成本、低利潤的堅守,源於他視好手藝、好食材為經營使命。因此最終才能贏得食客深度忠誠——許多人從兒時吃到中年,甚至在此舉辦求婚、婚禮、滿月宴。

餐廳見證了廈門從交通不便到港廈動車便捷的巨變,廈門也見證了梁濱融入廈門、扎根廈門的軌跡。他本人,早已是身心都與廈門發展脈搏共振的「新廈門人」。近20年時光,「香遇巴厘」已化為承載家族傳承、香港匠心與廈門記憶的結晶。雖有遷店念頭,但因為難捨老社區與熟客情誼,梁濱已續簽租約準備煥新,開啟與廈門的下一個20年。梁濱12歲的女兒已顯露出對餐飲的興趣,這份跨越三代的「長期主義」事業,或許將繼續在這座充滿歸屬感的城市書寫下去。

相關閱讀:

(有片)港人在廈門|古早味的接班人:一個香港年輕人在廈門做泡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港人在廈門|港人老闆東南亞菜?這家店在廈門已開19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