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

【點新聞報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新中國空軍以僅有的17架飛機亮相,周恩來總理一句「飛機不夠就飛兩遍」道盡初創時期的艱辛。這些飛機型號混雜,部分甚至攜帶實彈飛行,既承擔檢閱任務,又肩負防空警戒,展現了人民空軍在艱難條件下的頑強崛起。從1949年開國大典的17架飛機到2019年國慶閲兵上的168架飛機,從「飛機不夠,再飛一遍」到「優中選優,花式整活」,如今的我們終於可以向周總理回話:「我們的飛機不用飛兩遍了!」

艱難起步:開國大典「17架飛機飛兩遍」

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新華社資料圖)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閱兵,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次盛大閱兵,也是剛剛組建的人民空軍的首次公開亮相。作為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武器,飛機的受閱不僅是閱兵式的重要環節,更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國國防力量的關鍵象徵。

由於空軍剛剛組建,裝備有限,當時受閱的只有17架飛機,包括:9架P-51「野馬」戰鬥機、2架「蚊」式戰鬥轟炸機、3架C-46「突擊隊員」運輸機、1架L-5「哨兵」聯絡機以及2架PT-19初級教練機。這些飛機,大多是繳獲自國民黨軍隊或接受蘇聯援助的二手裝備,有的還是二戰時期的老式機型,與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相差甚遠。

在閲兵演練中,周恩來總理提出:「我們的這個飛機還顯得少了」。因為17架飛機通過天安門上空的時間太短,難以達到理想的展示效果。為解決這一問題,周恩來總理親自參與研究方案,最終決定採用「飛機不夠就飛兩遍」的方案:讓速度較快的9架P-51戰鬥機在首次通過天安門後,立即繞圈折返,重新接在編隊末尾的速度較慢的PT-19教練機和L-5聯絡機之後,進行第二次通場。這一巧妙安排使實際受閱的17架飛機在視覺效果上達到了26架次的規模。

飛行中隊參加開國大典空中受閱。(中國軍網資料圖)

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是,受閱機群中有4架戰鬥機懸掛着實彈飛行,這在世界閱兵史上極為罕見。這一特殊安排源於當時的嚴峻形勢——新中國剛剛成立,仍面臨空中威脅,受閱飛機不僅要完成檢閱任務,還承擔着戰備值班使命,隨時準備升空作戰。掛載實彈既是無奈之舉,也展現了人民空軍初創時期的艱難處境,以及新中國在百廢待興之際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決心。

在開國大典的尾聲,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以威武雄姿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空中分列式。這次飛行不僅標誌着人民空軍的正式誕生,更向世界宣告:中國從此擁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並將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奠基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艱苦奮進的50年

1957年的空軍陣容。(資料圖片)

1957年國慶閱兵,我國首次展示了完全自製的噴氣式飛機——伊爾28轟炸機和殲5戰鬥機。這些飛機全部採用國產零件製造,標誌着我國空軍首次擁有了自主生產的現代化戰機。

1959年的空中受閱編隊。(央廣軍事資料圖)

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由轟5轟炸機和殲5殲擊機等155架戰機組成了空中受閱編隊,這些飛機全部為中國自行製造,共組成6個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

1984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事圖片中心網站資料圖)

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是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舉行的一次盛大閱兵。此次閱兵首次展示了中國自己設計製造的遠程、中程和洲際戰略導彈。受閱的28種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的。

此次閱兵,空中梯隊共有4個。第一梯隊由1架轟6轟炸機領航、另有8架殲教5型飛機分列兩旁,拉出四色彩煙;第二梯隊由18架轟6轟炸機組成,展示戰略轟炸力量;第三梯隊由32架強5強擊機組成,展示戰機的對地攻擊能力;第四梯隊由35架殲7殲擊機組成,展示在空戰中的攔截能力。此次閲兵首次嘗試多機種混合編隊,體現了我國空軍的聯合作戰能力。

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我國空中力量以全新面貌亮相。出動的132架先進戰機均為國產,涵蓋9個機種、15個機型,包括「飛豹」戰鬥轟炸機、殲8殲擊機、直9直升機等。除了裝備的更新之外,此次閱兵還首次實現了三軍航空兵聯合受閱的歷史性突破:打破以往僅由空軍航空兵受閱的傳統,將海陸空三軍的航空兵組成聯合空中編隊,分門別類地展示不同類型航空兵們的專用飛機。

1999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事圖片中心網站資料圖)

新世紀飛躍:戰略空軍雛形初現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中,151架戰機組成的12個空中梯隊精彩亮相,這次閱兵集中展示了新世紀中國空軍向資訊化、智能化轉型的豐碩成果:

我國現在擁有庞大的空中机群。
2009年受閱的預警機梯隊。(央廣軍事資料圖)
2009年受閱的殲-10戰鬥機梯隊。(央廣軍事資料圖)
2009年受閱的無人機方隊。(央廣軍事資料圖)

·空警-200預警機:採用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具備全天候、全空域監視能力,大幅提升了中國空軍的戰場態勢感知和指揮控制能力。

·殲-10戰鬥機: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機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其優異機動性能和先進航電系統,代表中國航空工業已具備研發世界一流戰機的實力。

·首次亮相的無人機方隊、全部由女飛行員駕駛的教-8梯隊:展現了中國空軍裝備體系和人才建設的全面發展。

2017年朱日和沙場閱兵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重要慶典,首次展示了多款新型武器裝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殲-20隱形戰機的正式亮相。

戰鬥機接受檢閲。(中國軍網資料圖)

·殲-20:中國自主研製的超音速隱身戰鬥機,具備隱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性和先進航電系統。央視解說詞提到它「隱身騙雷達、超低空機動,可在敵人發現之前消滅敵人」,凸顯了強大的作戰能力。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北京的天空被各種飛機花式「刷屏」,有飛機編隊組成「70」字樣,還有飛機編隊噴射彩色煙霧。

2019年國慶閱兵,168架戰機飛過天安門廣場。
2019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網資料圖)
2019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網資料圖)
2019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網資料圖)
2019年閲兵式現場。(中國軍網資料圖)

從1949年開國大典的17架飛機到2019年閲兵式上的168架飛機,從「飛機不夠,再飛一遍」到「優中選優,花式整活」,許多市民在拍照打卡時激動喊話:「周總理,我們的飛機不用飛兩遍了!」

周總理,我們今天可以欣慰地告慰你,「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

(點新聞實習記者張夢凡整理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九三閱兵|閱兵史上有這些「第一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九三閱兵|「我們的飛機再也不用飛兩遍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