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當地時間8月16日,歐洲八國領導人再次發表聲明,強調烏克蘭有權自主選擇自己的安全保障,為烏克蘭的安全背書。這是繼8月13日德國總理默茨邀請特朗普及歐洲領導人在「特普會」前舉行視頻會議施壓特朗普,形成五項共識之後的再次集體發聲。
特朗普稱給「特普會」打滿分
美國當地時間8月15日,特朗普以紅地毯禮儀、早到30分鐘機場迎接,邀請普京坐自己野獸專車,沿路舉行20分鐘的一對一會談、此後舉行約3小時的三對三會談,會談結束後,共同召開記者會,在美國軍機的伴飛下,普京專機離開了阿拉斯加回到莫斯科。
特朗普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給本次「特普會」打了10分的滿分,可見特朗普對這次會談取得的「成果」非常滿意,只是會談成果不對外公布而已。
在筆者看來,表面上特朗普和普京沒有發表聲明或共識,實際上在特朗普和普京那裏,都認為取得巨大進展,恢復了信任,確定了未來俄美合作的戰略方向及優先領域,他們已經從俄烏問題擴展到了雙方如何盡快恢復美俄交往、在國際問題上如何配合、協調立場以及如何解凍被扣押的300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的問題,這些都已經在雙方外交團隊獲得了證實並且進行積極的接觸。
歐洲領導人要上桌 需要展示實力
特朗普和普京分別和盟友溝通了會談情況,並且邀請澤連斯基於美國時間8月18日到訪華府,施壓澤連斯基配合自己舉行美俄烏三方會談。
眼看俄烏停火問題快速演變成了俄烏的和平協議,在特朗普那裏,歐洲只是被通知的一方,在俄烏衝突3年半以來,出錢出力多次到訪基輔展示支持的幾個歐洲領導人(英國、德國政府已經更換首相和總理、馬克龍已經跛腳、梅洛尼是右翼領導人)卻在關鍵時刻被排斥在外,心有不甘。近期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歐洲講到,美國不會繼續軍援烏克蘭,歐洲可以繼續,也可以出錢買美國的軍火,這就是特朗普的立場。
沒有美國支持的歐洲,是否還有力量去和俄羅斯對抗?種種跡象表明,北約秘書長呂特近期的發言已經趨於和特朗普一致。
8月18日,澤連斯基獲通知赴華盛頓的會面,特朗普本來並無意邀請歐洲主要領導人同赴華盛頓,可是這些歐洲領導人為了顯示自己拚命也要上桌的決心和意志,不但召開自願聯盟會議,而且要集體陪同澤連斯基赴美,這種歐洲主要領導人「集體作秀」太明顯了,會獲得特朗普的尊重嗎?
筆者認為,當歐洲還在想着俄烏衝突如何停火,烏克蘭安全、歐洲安全如何保障時,特朗普和普京已經在談怎樣讓俄烏停火問題演變成永久和平協議問題,尤其讓歐洲領導人不可接受的是美國、俄羅斯已經磋商怎樣盡快恢復兩國往來,如此重大的變化,在歐洲領導人那裏簡直是「噩夢」。
歐洲領導人為了烏克蘭的安全可是操碎了心,連本國的問題都無暇顧及,卻連續高調地替烏克蘭撐腰助陣,在筆者看來,美國這些盟友實際上是對特朗普和普京單獨談判或者特朗普主張美俄烏領導人談判的強烈不滿,集體向特朗普喊話,歐洲要求上桌。
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英國首相斯塔默、芬蘭總統斯圖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集體陪同澤連斯基赴美,(今日的歐洲,絕對複製不了當年德國總理默克爾聯同盟友一起施壓特朗普的那張經典的場景了)唯恐特朗普在白宮再次羞辱澤連斯基(YOU HAVE NO CARDS),歐洲領導人認為集體出動可以幫助澤連斯基、可以施壓特朗普,這個算盤能打響嗎?特朗普是個精明的商人,喜歡有籌碼的交易,歐洲的籌碼在哪裏呢?(如果歐洲有籌碼的話,關稅就不會被徵15%,被特朗普看穿)。
特朗普已經看到民主黨控制的媒體以及歐洲對「特普會」的負面報道和不滿,這是特朗普所不能容忍的,這個「火」特朗普肯定會發洩出來,只是不知道是發在澤連斯基那裏,還是發在「不知所謂」的歐洲領導人那邊而已。特朗普和普京達成一致,是非常符合美國利益優先的,特朗普需要俄烏停火(和平協議)、全世界找稀土(被卡脖子、普京提供稀土資源)、希望控制油價、需要通脹降下來(俄羅斯是OPEC+成員)、需要諾貝爾和平獎等等,這些都是在特朗普那裏最為重要的問題,歐洲領導人集體赴華盛頓需要思考的是:特朗普關注的問題歐洲可以幫上多少忙?如果不能幫上太多忙,反而是掣肘特朗普、試圖制約要挾特朗普的話,是否應該掂量一下是否有膽量、有實力和特朗普分道揚鑣、不和特朗普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