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關稅50% 莫迪是否可以輕鬆化解?

文/上江南

當地時間8月6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針對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對其額外徵收關稅,將印度出口到美國商品的關稅在早前課徵25%的基礎上,再提高25%,兩次關稅疊加,印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將達到50%,生效日期8月27日。

這是第一次有國家因為進口俄羅斯石油,遭到美國的「長臂管轄」、單項的二級制裁,特朗普對拜登及民主黨一直拉攏的印度實施二級關稅制裁,由此可以看出特朗普特立獨行、堅持「美國優先」的治國理念。

2024年,印度出口到美國商品總值874億美元,佔GDP2%,比例雖然不高,但對於印度來講,軟件服務業利潤超級豐厚,賺取了巨額外匯。印度會向美國屈服,還是美國會對印度網開一面?由拜登時代建立的「美印不是同盟勝似同盟」的關係會就此破裂嗎?莫迪還可以輕鬆化解這個50%關稅嗎?

特朗普「作繭自縛」,不加印度關稅失去臉面

筆者認為,特朗普本次加徵印度關稅的主要理由是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以及軍火,讓他一直聲稱調停的俄烏衝突多次被延期。不久前,特朗普直接將俄烏停火時間定在8月8日,同時發出最後威脅,那些阻礙停火以及購買俄羅斯石油及其他商品、變相資助俄羅斯經濟的國家將被追加制裁。特朗普給自己做了個俄烏停火的「套」,上任前就提出俄烏停火,然後從24小時拖到了接近200個24小時。特朗普過高估計自己能量以及美國的影響力,用「作繭自縛」來描述特朗普要求俄烏停火的行為比較恰當。

特朗普本次威脅,時間線非常清晰且短促,從當地時間7月30日,特朗普表示,若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會被加徵關稅和額外嚴懲,當時只是口頭威脅,並沒有對外說明如何嚴懲;8月5日,特朗普提出將對印度加徵關稅,在未來24小時內大幅提高,結果不到24小時,特朗普便簽署行政命令,將印度關稅提升至50%。

特朗普威脅的二次制裁加徵印度關稅,暫時看沒有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縮寫,意為特朗普總是退縮,編者注),但是也給美國印度繼續談判預留了21天的緩衝期,這個時間並不短,印度會妥協跪低美國嗎?

蘇傑生演講:通過轉賣原油賺取了巨額利潤

印度外長蘇傑生在慕安會現場和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同台演說時,主動坦誠印度從俄羅斯購買原油,簡單加工後賣到歐洲,賺取巨額利潤,當着布林肯的面自誇印度聰明,既可以讓拜登不發飆,又可以賺取巨額利潤,稱這個生意只有印度人可以做好。

拜登時代,為了拉攏印度,用建立QUAD四方對話機制、修建中東鐵路等手段來針對中國。美國能源署資料顯示,自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印度便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大規模用印度盧比購買俄羅斯石油(導致俄羅斯手頭握有巨額印度盧比,無法買成其他商品),轉賣歐洲,獲取巨額利潤。

莫迪有反擊的資本嗎?

針對特朗普的威脅及制裁,印度外交部門第一時間給與回應,稱美國的行為是不公平、不正當且不合理的,已多次向美國表達過印度立場,包括基於市場因素,保障印度的能源安全,未來印度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國家利益。

特朗普政府對於印度所謂的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給予了打臉,媒體公布了一個2025年上半年的數據,上半年印度日均進口170萬桶俄羅斯原油,經過提煉加工後,每天出口140萬桶成品油到歐洲,其中柴油和輕質原油佔40%,汽油及混合燃料佔30%。這個數據足以說明拜登執政時期,印度通過倒賣俄羅斯原油,在美國的默許或者為了拉攏印度的亞太策略下,雙眼開隻眼閉讓印度賺取了巨大的差價,獲取了巨額利潤。

莫迪一直公開聲稱自己和歷任美國總統關係匪淺,但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對印度一開始設定的關稅為26%,最後下降1個點定為25%;然後又因為購買俄羅斯原油,上調關稅25%,將印度出口到美國商品的關稅提升到最高的50%。莫迪除了公開以國家能源安全為理由對美國進行「狡辯」外,還公開呼籲印度國民購買印度國貨,並重申將繼續維持印度和俄羅斯的經貿關係合作。

號稱「法力無邊、莫迪老仙」的莫迪,針對特朗普的關稅是否還能繼續施展他的「乾坤大挪移大法」,讓特朗普繼續TACO?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關稅50% 莫迪是否可以輕鬆化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