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參訪北京喀什對咩印象最深?法律界港青這樣講

【點新聞報道】香港青年國際法律人才「帶路行」活動7月21日至25日舉行,外交部駐港公署條法部主任周倩參贊帶領近20名香港法律界青年走訪北京、喀什,親身體驗國家高速發展成就。團員結束一連五日參訪行程後有什麼感受?對哪些地方印象最深刻?快來睇片。

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高級法律官員陳心怡感受最深的,是去亞投行總部參觀,向國際組織學習經驗,除了了解到亞投行在法律方面的實踐案例,亦接觸到如何將可持續理念推廣落地。她提到,正如亞投行人員所說的聯繫人類的使命,國際調解院其實都是透過聯繫人與人,令爭議各方經過調解服務化解紛爭,為世界和平及造福人類的目標去努力。

繼5月30日《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後,預計最快可以今年底正式開幕的國際調解院有何最新進展?陳心怡透露,中方正積極推動更多簽約國批准公約,同時籌備辦公室繼續努力完善調解規則,為國際調解院正式開幕做好準備,目前仍在最後努力階段當中。她強調,「國際調解院是一個致力推動世界和平、用調解解決爭端的國際機構,抱持開放態度歡迎所有國家加入」,期待將來有更多成員國加入,探討推動調解的可能性。此外,她希望國際調解院未來可與國際組織或其他國家,做一些能力建設或調解員培訓項目,「我們絕對可以有合作的空間」。

對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辦公室助理主任黃祝盈來說,這次行程有很多「第一次」。「在北京我第一次去參觀通州機器人大世界和小米汽車超級工廠,感受到我們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決心及強大實力。」第一次踏入新疆,「我對新疆的印象是旅遊書或旅遊片中見到的羊奶、駱駝等,天氣一定熱到不得了。真正到了之後發現,喀什好似一條鎖匙,開啟我們的新疆之門」。她介紹,參訪團還參觀喀什古城,感受老城區治理前後的巨變;前往深圳國際仲裁院喀什分院,了解爭議解決服務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觀喀什綜合保稅區,體驗跨境零關稅商品一站式購物。

黃祝盈表示,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辦公室一直致力促進本港法律人才與「一帶一路」沿線的法律人才交流,希望以此為契機,在新疆等地開展培訓項目,或透過外交公署協助安排新疆法律人士來香港接受培訓。她希望香港青年國際法律人才「帶路行」活動常態化,帶領香港法律人才去平時較少接觸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考察。

去年到過新疆的香港律師會理事岑顯恆表示,今次到訪喀什古城交流,除了再次感受到當地人熱情的「好客之道」外,更體會到古城夜景的魅力。她稱「晚上11時至12時坐車回去酒店時,仍看到街上很多人排隊準備進城。」

她也到訪了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紀念館,了解喀什古城是如何改造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前,古城的建築質量不太理想。地震時,牆會裂開,也會水浸,居民只能勉強生活。不過,當地政府投入資金翻新後,古城配套及基建得到很大的改善。」

岑顯恆認為,香港法律界的青年可以對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這次交流團帶我們踏出了一大步,去認識內地的法律制度是如何運作,跟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做個對比。香港是國家唯一的中英雙語普通法司法管轄區,擁有獨特優勢,能有效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到『一帶一路』國家開拓業務。」她又指,香港律師會曾七次舉辦「一帶一路」論壇,與沿線同業交流,未來將繼續秉持專業精神,助力香港法律業界探索「一帶一路」機遇,並與當地法律從業員進行高質量合作。

(點新聞記者張芃芃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多圖)法律界港青訪新疆喀什 取經仲裁服務走出去

(有片+多圖)港青「零距離」感受外交部記者會 旁聽朝陽法院庭審

法律界港青「帶路行」啟動 將訪北京喀什 崔建春提三點建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參訪北京喀什對咩印象最深?法律界港青這樣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