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多圖)港青「零距離」感受外交部記者會 旁聽朝陽法院庭審

【點新聞報道】由外交部駐港公署和律政司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首次合作舉辦的香港青年國際法律人才「帶路行」活動7月21日展開,由外交部駐港公署條法部主任周倩參贊帶隊,近20名香港法律界青年首站抵達北京,一連兩日先後拜訪外交部,旁聽朝陽法院庭審,參觀通州機器人大世界、小米汽車超級工廠等,感受國家涉外法治建設和科技發展成就,加深對國情的了解。

香港青年國際法律人才「帶路行」活動首站前往北京。(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21日,參訪團前往外交部,旁聽當日例行記者會,並於發布會後獲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郭嘉昆會見。郭嘉昆在社交平台發文指出,他與香港法律界的青年才俊進行了愉快的交談,藉此機會回顧了今年5月30日在香港舉行令人難忘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

郭嘉昆會見參訪團成員。(郭嘉昆FB圖片)
郭嘉昆會見參訪團成員。(郭嘉昆FB圖片)

之後,參訪團參加了外交部條法司舉辦的座談會,就國家涉外法治建設、香港法律界青年在國際舞台積極發揮作用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參訪團參加由外交部條法司舉辦的座談會。(外交部)

當日稍晚,參訪團來到前門大街,看到「鐺鐺車」從身邊緩慢駛過,老字號店舖林立兩旁,團員們於市井吆喝中一窺老北京味道,感悟今昔蛻變的歷史脈絡。

參訪團來到前門大街。(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眾人漫步前門大街。(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眾人漫步前門大街。(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22日清晨,團員特意早起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大家紛紛表示心情十分激動。有團員提到,現場的氛圍很好,在聽到全場高唱國歌時,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表示會繼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用情用心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參訪團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當日上午,參訪團拜訪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奧運村人民法庭。朝陽法院黨組書記、代院長劉海東與代表團親切交流。代表團旁聽了法院庭審,並通過座談了解該院涉外、涉港澳台審判及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有關工作。雙方加深了對內地及香港司法體系的了解,表示願共同為兩地司法建設貢獻力量。

參訪團拜訪朝陽區人民法院奧運村法庭。(朝陽法院)

團員們下午到達位於通州的機器人大世界,各色設備讓團員們連連驚嘆「科幻走向現實」。大家見到5分鐘出「大師級」手術方案的AI骨科手術機器人、與「杭州六小龍」之一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握手打招呼、品嘗一杯由機器人特調的香濃咖啡,再聽智能仿真機器人「小七」暢談國際調解院與香港之緣。這場沉浸式互動,讓一眾團員真切感受到國家AI科技矚目的發展成果,正深刻改善人們的生活。

團員參觀位於北京通州的機器人大世界。(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AI骨科手術機器人。(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與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握手打招呼。(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機器人製作咖啡。(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與戲曲人形仿生機器人擁抱。(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超仿真人形機器人「小優」。(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智能仿真機器人「小七」。(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隨後,一行人又參觀了「100個足球場大」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700多台機器人自動化生產,逾91%綜合自動化率更是遠超特斯拉,當聽到「每76秒就有一台嶄新的小米汽車下線」,不少團員更是驚掉下巴。值得一提的是,有機會試乘新款小米SU7 Ultra,令大家興奮不已,面對「兩秒破百」帶來的推背感,誰又能不說一句「過癮」,「速度與激情」的背後,無不體現我國智能製造的極致創新。

團員參觀小米汽車超級工廠。(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小米超級電機。(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參觀小米汽車超級工廠。(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試乘新款小米SU7 Ultra。(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23日上午,作為北京站的最後一個行程,參訪團來到亞投行,通過一個個溫暖生動的民生項目,感受國家在多邊合作的深入踐行,持續為全球發展注入穩定性。團員與亞投行人員交流香港作為仲裁地之一的優勢、亞投行參與ESG標準制定與評估等,為未來兩地合作探索更多可能性。

團員來到亞投行參觀交流。(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來到亞投行參觀交流。(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發言與亞投行人員交流。(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發言與亞投行人員交流。(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發言與亞投行人員交流。(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團員帶上VR設備感受亞投行特色項目。(點新聞記者張芃芃攝)

(點新聞記者張芃芃報道)

相關閱讀:

法律界港青「帶路行」啟動 將訪北京喀什 崔建春提三點建議

香港法律人才訪北京新疆 林定國:了解國情必不可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多圖)港青「零距離」感受外交部記者會 旁聽朝陽法院庭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