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賴清德連遭重大打擊 會痛改前非嗎?

文/上江南

賴清德及其民進黨發動的台灣歷史上最大的鬧劇——撕裂台灣社會、擴大對立的全台大罷免,在7月26日晚間7點揭曉,罷免投票結果顯示,24席的國民黨立委及無黨籍(獲得民眾黨支持)市長高虹安,全部過關,賴清德及民進黨策劃發動的全台大罷免第一波徹底失敗。

以「抗中保台」為「神主牌」的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的執政路線被台灣民意否決,如果他們繼續宣揚「台獨」路線、「新兩國論」,在台灣還會有多少擁躉和市場呢?結局可想而知。

「抗中保台」路線被民意唾棄

大罷免失敗後,民進黨秘書長林右倡承擔責任,已經請辭。

7月30日,民進黨召開中常會,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在中常會公開表示,罷免結果不如預期,他承擔所有批評,也向所有投入的團體和支持者道歉。同時他不忘呼籲支持者,對8月23日的第二波罷免給與支持,要求所有民進黨及支持者在所在區繼續努力,一起走完最後一裏路。

第一波全部失敗的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還在為8月23日第二波罷免進行垂死掙扎,已經被民意唾棄、執政不利搞到天怒人怨的民進黨,就算在第二波能夠挽回一點面子,又能怎樣?

民進黨喜劇開始,鬧劇結束

2024年2月,第十一屆台灣地區立法機關的民意代表開始上任,國民黨、民眾黨民意代表提出各種修改法律和程序,法案雖然獲得通過,但被賴清德任命的大法官以「違憲」為由否決,後續爭鬥越來越激烈。不甘在立法會淪為少數的民進黨當局開始利用青鳥、黑熊這些飛禽走獸發動抗議,全台串聯,賴清德及其民進黨政府利用執政以及擁有司法、檢調優勢,發動威脅、搜查、逮捕在野黨的民意代表及其辦事處。在民進黨執政的地市利用掌握的行政權力,試圖將依法當選的國民黨和民眾黨民意代表罷免下台。

依據選罷法,應屆民意代表必須就職一年才可以提出罷免。

2025年2月1日,本屆民意代表就職滿一年,民進黨的罷免提議書就提交到選舉委員會。2月3日是春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當天,民進黨支持的19個團體便提交罷免提議,其中包括,含王鴻薇在內的19名國民黨民意代表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等20人。一周後,這些團體將繼續遞交15名國民黨民意代表罷免提議,全台大罷免鬧劇在全台上下轟轟烈烈的展開。

民進黨當局為了讓大罷免成功,開設了5947個投票站,讓支持民進黨、綠營人士出來投票,結果長達數月的轟轟烈烈的罷免鬧劇以全部失敗收場,「台獨金孫」賴清德遭遇重大打擊。

按照選罷法規定,在本屆民意代表剩餘2年半任期內,不能再對其提出罷免案,也就是說25人可以順利完成後續任期。

過境美國被砍,再遇重挫

台灣的「過境外交」,是李登輝時代開創的台灣和美國非官方交往的新方式,台灣領導人被允許從哪個地方過境美國,是評估台灣領導人獲得美國政府認可的溫度計,陳水扁任內過境美國17次,馬英九過境19次,蔡英文13次,而依「抗中保台」為口號、提倡台獨的賴清德到目前只有2次,而且只是短暫停留在遠離華府的外島。

過境美國,一直是賴清德的夢想。2024年底,賴清德被美國允許過境停留,在遠離華府的夏威夷和關島做過短暫停留。賴清德希望今年8月借訪問拉美所謂盟友之際,去程過境美國紐約、回程逗留達拉斯,本來以為穩操勝券的他被特朗普政府斷然拒絕。顏面無存的民進黨當局只能唾面自幹,對外表示賴清德沒有外訪計劃。

全台大罷免鬧劇以失敗告終,過境美國紐約的美夢也已破碎。投票結果顯示台灣民意,其中值得關註的是中間選民選擇了放棄支持民進黨主張。依靠政治權力減少台灣和大陸交流、抹黑在野黨的賣台、倚美謀獨,實際上,民進黨才是將台積電拱手送給美國的那個頭號賣台漢奸!賴清德的一系列的行為不得人心、民意,如果賴清德不能迷途知返、繼續在台獨的路上狂飆,其下場除了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也會加速民進黨在台灣的敗亡。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南腔北調|賴清德連遭重大打擊 會痛改前非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