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近年,有透過各項人才計劃來港的受養人子女,以自修生方式報讀文憑試,並以「本地生」身份報讀本港大學,出現「考試移民」爭議。內地社交平台上更有不少所謂中介機構聲稱提供相關升學顧問服務。政府今日(31日)公布有關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的修訂,規定受養子女須居港滿兩年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另外,持有全職工作簽證/工作許可證或各項入境計劃下的簽證/進入許可的人士,將不再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說,安排有助堵塞政策漏洞,期望落實新安排有效杜絕「考試移民」亂象,善用公帑資源,相信社會不希望議題演變為對立與分化,期望政府持續審視高才通續簽情況,有需要時相應微調政策,同時應該進一步發展「留學香港」品牌,吸引外地生自費入讀,而非只以學費資助,作為吸引人才留港定居的誘因。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歡迎有關修訂,認為能保障在港就讀學生公平入學機會,可篩除短期投機者,亦能將教育資源向真正扎根香港的人才家庭傾斜,實現「人才留港」的政策初衷,及能配合發展高等教育產業的政策目標,又認為設置過渡期,可最大程度平衡不同訴求,體現政策的人性化考量。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政府平衡各方意見後,適時作出修訂,能夠及時堵塞政策漏洞,確保學位公平競爭。同時,政府每年運用大量公帑補貼大學學位的成本,實在有需要確保資源用得其所。對於絕大部分有意來港發展的家庭來說,政策修訂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反而讓他們及早安排子女來香港升讀中學,有助子女早日適應本港的教育,日後更好地銜接升學。他期望政府能夠提供相關支援和學校資訊,協助這批新來港學生順利銜接,找到合適的學位。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