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廣東省佛山市日前爆發基孔肯雅熱疫情,截至7月21日,佛山市錄得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佛山市順德區衞健局公布,截至7月22日,順德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934例,較前一天累計報告確診病例數(2471例)增長463例。基孔肯雅熱究竟是什麼病?如何傳播?應當如何預防?點新聞特別整理最新防疫資訊。
基孔肯雅熱是一種經蚊子傳播的傳染病,主要透過帶有病毒的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目前已在全球110多個國家被發現。基孔肯雅熱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一般持續數天。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為2至12日,通常為3至8日,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
目前本港未有發現基孔肯雅熱病例,不過面臨輸入個案風險。杜絕感染病毒的最佳方式是謹防蚊蟲叮咬,以及防止蚊子繁殖。衞生署建議市民穿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並噴塗昆蟲驅避劑,還建議市民每星期為花瓶換水。
前往爆發疫情地區的人士,衞生署建議旅行結束後2周內仍需預防蚊蟲叮咬,返回後還需做好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皮疹症狀,請及時就醫,並說明旅行時間和地點,以盡快得到診治。
(點新聞記者綜合報道 視頻製作:實習記者戎淼彤)
相關閱讀: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