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M+博物館打卡全攻略 拍照逛展兩不誤

【點新聞報道】作為西九文化區的視覺地標,M+博物館將建築美學與當代藝術完美融合。本攻略精選館內外最具代表性的拍照打卡點位,並詳細介紹近期展覽動線,幫你規劃參觀行程。既能捕捉建築大師匠心獨運的空間設計,又能深入體驗重量級藝術展品,實現藝術欣賞與影像記錄的雙重收穫!

巨型幕牆

M+博物館最為亮眼的設計之一,就是它外部的巨型幕牆。每當太陽落下,黃昏時分來臨,幕牆就會變成一片光影流動的畫布。

①對岸必拍|幕牆點亮維港夜色

M+幕牆絢爛的燈光,使它從一眾發光的建築中脫穎而出,即便是站在西九文化區對岸的港島上,也可以一眼認出。

若想拍下與維港天際綫的合影打卡照,不妨將M+博物館的巨型幕牆也放入取景框,為照片加入一抹鮮艷的色彩。

對岸遠觀M+博物館。(旅發局圖片)

②躺平創意|草坪仰拍解鎖建築奇觀

為了彰顯幕牆的「巨大」,也可以選擇近距離與之合影。博物館西側草坪(近藝術公園)是最佳取景地,躺在草坪上放鬆時,拍一張打卡照,記錄下的是滿滿的「鬆弛感」。亦可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強化建築的張力,趣味性更強。

與幕墻的近距離合影。(點新聞記者攝)

旋轉樓梯

M+館內這座「極簡風」旋轉樓梯,以純白曲面打造流動線條,陽光穿透玻璃灑落時,階梯會化身巨型光影雕塑!可以選擇在下午3-5點與它合影,彼時,太陽的斜射光在牆面描繪出幾何漸層。頂層俯拍可捕捉到雜誌級構圖,低角度仰拍則能強調螺旋的魔幻結構——這裏連影子都是藝術品!

旋轉樓梯打卡照。(M+博物館官網圖片)

天台花園

M+博物館的三樓,有一處免費開放的天台花園,在這裏可以避開人群,以毫無遮擋的視野飽覽維港海景,享受絕美City風。

①享受維港日落鍍金時刻

天台花園是捕捉夕陽的秘境!小編建議17:30抵達階梯坐席,尋覓「最佳機位」。記錄風景,可以用廣角鏡頭,把波光粼粼的海面、鍍金的天際線、以及西邊被染紅的天空框進同一畫面;記錄身邊人,可以做出互動姿勢,一同拍下浪漫的夕陽剪影照。

天台花園賞日落。(M+博物館官網圖片)

②闖進野口勇的幾何樂園

天台還放置了藝術家野口勇設計的「遊玩金字塔」雕塑,由混凝土方塊堆疊而成,是一個童趣與現代感並存的攀爬裝置。拍攝時可以蹲低,用仰角強化金字塔的視覺衝擊,同時做出一些與建築互動的姿勢,輕鬆出片。

*建議穿顔色鮮艷的服裝,在灰白基調中更出彩!

「遊玩金字塔」雕塑打卡照。(M+博物館官網圖片)

海景劇場

階梯式坐席,看維港海景的日夜變換。海景劇場的大型落地窗,持續向室內的人們輸送着室外的景象,這裏既能休憩,又能拍出富有層次感的美照。並且,在日落時分最為浪漫,景色與天台花園旗鼓相當。

海景劇場打卡照。(M+博物館官網圖片)

藝術感角落

M+館內和館外的藝術感角落,被視為「隱藏彩蛋」,可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去發掘。

藝術感角落打卡照。(M+博物館官網圖片)

M+「期間限定」展覽

M+是一間以視覺文化著稱的博物館,其承辦的展覽往往頗具藝術氣息,徜徉在視覺盛宴中,也會有許多拍下精彩照片、留下珍貴紀念的機會。

觀賞展覽的打卡照。(M+博物館官網圖片)

最近有幾場「期間限定」展覽,不容錯過:

①「特別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畢加索──與亞洲對話

▲15.03.2025–13.07.2025 | 二樓西展廳

畢加索的《朝鮮大屠殺》。(M+博物館官網圖片)

「東西方藝術首次深度碰撞」

——巴黎畢加索博物館60+件鎮館之寶首次來港

——130餘件M+亞洲藝術家作品跨時空呼應

——特別亮點:野口勇雕塑與畢加索《雜技演員》同場對話

「必看大師真跡」

《多拉・瑪爾肖像》

《朝鮮大屠殺》

《海邊的人像》(立體主義代表作)

②M+希克藏品:別傳

▲22.09.2023–26.06.2025 | 二樓希克展廳

希克展覽現場。(M+博物館官網圖片)

「顛覆視角」——甩開傳統時間線,直擊90年代中國藝術家的「身份焦慮」與「時代迷思」,當經濟狂飆撞上文化認同,畫布上的躁動比社會轉型更猛烈!

「風格暴走」——展覽狂曬「叛逆美學」,看藝術家如何用不確定性對抗確定的世界。

「暗黑彩蛋」——展名「別傳」藏玄機!非主流敘事+非常規表達,這才是中國當代藝術的「野生基因庫」。

③「免費入場」李明維:如沙的格爾尼卡

▲08.03.2025–13.07.2025 | B2層展演空間

如沙的格爾尼卡。(M+博物館官網圖片)

「顛覆經典」——用流沙重構畢加索反戰巨作,立體主義的破碎感疊加沙畫的瞬息萬變。

「終極表演」——2025.6.28,見證藝術家與觀眾親手摧毀並重塑這幅沙之史詩——踏入畫中,你就成為戰爭的終結者與新世界的創造者。

「同期彩蛋」——西展廳「畢加索 × 亞洲對話」強勢聯動,東西方美學對撞一觸即發!

即將於6月份開幕的幾場展覽也同樣值得期待:

①「特別展覽」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

▲28.06.2025–05.10.2025 | G層地下大堂展廳

《夏夜》。(M+博物館官網圖片)

「邊緣的逆襲」——廣州與香港,從中國文化的邊緣地帶一路發展為全球現代主義的重要一頁,藝術在這裏不是風花雪月,而是街頭巷尾的視覺革命。

「撕裂與共生」——1949年後,廣州藝術家用社會主義寫實構建國家形象,香港藝術家致力於追逐國際前衛,二者卻始終共享着同一條珠江的現代主義DNA。

②M+希克藏品:心靈圖景

▲27.06.2025 | 二樓希克展廳

《姐姐第4號》。(M+博物館官網圖片)

「全明星陣容強勢集結」——方力鈞的「光頭」、趙半狄的「熊貓」、陽江組的叛逆……12位頂流藝術家同台較量!

「展覽新視角」

——跳脫時間線,主題式展間直擊創作核心。

——全球VS本土,看中國當代藝術的雙重奏。

——批判傳統,這些作品比你想的更犀利。

③戴光鬱:如此江山

▲14.06.2025–10.08.2025 | 二樓焦點空間

《江山如此多嬌》繪製過程。(M+博物館官網圖片)

「原作傳奇」——1959年為國慶十周年創作,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視覺化身

「當代碰撞」——調和傳統臨摹與現代表達,延續廣東藝術家的創新精神,在集體創作中尋找個人聲音。

④楊沛鏗:別離庭

▲14.06.2025–12.10.2025 | 二樓包陪麗、渡伸一郎展廳

別離庭展覽現場。(M+博物館官網圖片)

「當魚缸變成權力場」——水生生態的脆弱平衡,暗喻當代社會的操控與依存。

「親密卻永不交會」——那些透明水箱裏的光影,照出我們最熟悉的疏離。

【M+博物館開放時間】

星期一:休館

星期二至四及星期日:10:00–18:00

星期五:10:00–22:00

星期六:10:00–22:00(2025年3月22日至7月13日期間

博物館於公眾假期如常開放,如有特別安排將另行公布。

【交通指南】

M+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該區域佔地面積較大,由港鐵柯士甸站外一直伸延到九龍站以西的海濱,交通四通八達,訪客可以結合實際情況來自由選擇。

M+博物館位置圖。(M+博物館官網圖片)

港鐵:

①九龍站(經機場快綫或東涌綫)

②柯士甸站(經屯馬綫)

巴士:

①博物館道(車站位置)

②柯士甸道西(車站位置)

③雅翔道(車站位置)

④西區海底隧道巴士站(車站位置)

*西九龍高鐵站有直通西九文化區的文化專線哦,請認準CX1、W4!

駕車:

訪客可於西九文化區出行網頁選擇自己的起點及想要抵達的終點,根據官方提供的可靠路線行車。並可在抵達終點前先行在西九文化區停車場網頁查看停車場實時的車位空餘情況。

(點新聞實習記者張夢凡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M+博物館打卡全攻略 拍照逛展兩不誤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