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今後25年北極圈的中俄美三國博弈

文/關品方

特朗普甫上任即覬覦格陵蘭、又提出吞併加拿大。他並非瘋子,這想法不是他獨創,他代表美國暗黑勢力的全球霸主戰略,要強化北美洲,霸佔北極圈,對抗中俄在東北亞的合作。

特朗普為什麼覬覦格陵蘭?因為有地緣戰略價值。格陵蘭是軍事戰略要地,位於歐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交匯處,可以扼守住北冰洋、北大西洋和波羅的海的海上通道,形成對歐洲和俄羅斯巨大的軍事威懾優勢。如果吞併加拿大,效果更佳。

格陵蘭有四分之三位於北極圈內,美國控制格陵蘭,等同控制北極。隨着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道可通行的時間和範圍持續增加,因此其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調查所得,格陵蘭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更擁有超過3800萬噸稀土氧化物,佔全世界稀土氧化物總量(1.58億噸)的24.1%。

特朗普為什麼覬覦加拿大?美國和加拿大之間歷史上的怨仇,筆者在上月已有文章詳細介紹過。從經濟利益角度看,加拿大擁有豐富資源,有全球第三大原油儲量、最大鈾礦儲備、豐富的稀土資源、以及全球20%的淡水。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獲取這些資源,可以滿足美國稱霸世界的渴求。

美國對加拿大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特朗普認為美國被加拿大佔了便宜。美國當然可以通過關稅壁壘等慣常手段強徵關稅、降低加拿大產品的競爭力,但這樣太費時失事。何不乾脆生吞加拿大?成為「一家人」之後,往來賬併表,還有什麼貿易失衡問題?

更重要的是地緣政治考量。加拿大是控制北方航道的關鍵節點。吞併加拿大,可以增強美國在北極圈內的存在,鞏固其全球霸主的地位。美國的立國史就是一部狩獵征服史。美國的西進運動從1776年開始,在此後170多年裏西部牛仔騎在馬上對土著征服殺伐,1849年終於抵達太平洋東岸。現在提出北進要吞併加拿大,是同樣的擴張主義思維。

特朗普缺乏對他國主權的尊重,提出荒唐的構思(武力接管巴拿馬運河、改稱墨西哥灣為美國灣),以為「強權即正義」、弱者無法拒絕只能接受,是赤裸裸的霸凌脅迫、迷信軍事征服。美國優先,美國第一。如此強硬的姿態,旨在捍衛霸主地位,贏者通吃、獨取利益。

美國在北極圈內的霸權戰略,遭到中俄聯手抗衡。1991年7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蒙古烏蘭巴托召開支持東北亞技術合作項目會議。圖們江地區投資開發是UNDP給予重點支持的項目。聯合國的初衷是為東北亞落後地區提供發展經濟的機會。同年10月,UNDP在朝鮮平壤專題召開了圖們江地區開發協調會議,設立圖們江地區開發項目(TRADP)管理委員會,並將圖們江地區開發列為聯合國重點開發項目,計劃在20年內投資300億美元,是「大圖們倡議」的初期發展階段。隨後,在UNDP的主持下,TRADP管理委員會編製了《圖們江地區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1993年5月,中蒙俄朝韓五國簽訂了《關於向圖們江地區開發公司出租土地和建立圖們江地區協調委員會的協定》《關於建立圖們江地區國際開發公司和建立政府間協商委員會的協議》。1995年12月,中朝俄三方簽訂《關於建立圖們江地區開發協調委員會的協定》,中蒙俄朝韓五方簽訂《關於建立圖們江經濟開發區及東北亞開發協商委員會的協定》和《關於建立圖們江經濟開發區及東北亞環境準則諒解備忘錄》。這些協議文件的簽署,為圖們江流域開發奠定了制度體系。其後日本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成為有六國參與的聯合國項目。

在這片有待開發的土地上,中國的琿春市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東南。琿春市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地理位置獨特,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被國際上稱為「東方的鹿特丹」(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港口),俄式建築、小酒館和民謠很有特色。筆者建議喜愛旅遊的朋友們去看看。

按照UNDP的規劃,圖們江流域開發有兩個「三角」:小三角是圖們江的江口地區、稱為圖們江經濟區(TREZ)。目標是建成跨國自由經濟貿易區,包括一個國際城市和三個衛星城市。國際城市規劃面積2500平方公里,30年內要達到250萬人口。大三角是圖們江經濟開發區(TEDA)三角區域,包括中國的琿春和圖們,俄羅斯的海參崴和哈桑,朝鮮的清津和羅津。關鍵是打通圖們江出海口,直達日本海。

30年前的1995年,中蒙俄朝韓日六國關係正常,同意國際合作讓圖們江地區成為新亞歐大陸橋(land bridge)的登陸點和出海點。中央批准琿春為對外開放的邊境城市,設立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對朝俄貿易相當活躍。區內的中俄跨境鐵路開始建設,中方分別向朝俄租借海港,談判進展順利。此外,朝鮮將自由經濟區範圍擴大到746平方公里,俄羅斯確定納霍德卡和海參崴為自由經濟港區,韓國對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進行工業投資,與中朝一道開闢集裝箱水陸兼運的航線。

可惜從1997年起,這種多國合作的勢頭放緩,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地緣戰略,在東北亞聯同日本和韓國製造對朝鮮的軍事對抗。隨之而來的亞洲金融危機(1998,日韓受影響較大)、俄羅斯調整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向、朝鮮剎停經濟市場化,窒礙了圖們江開發的進程。中國方面,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革進程需時,也是原因之一。

20年前(2005年)的9月,UNDP召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項目第八次會議,中蒙俄朝韓五國簽署了「大圖們江行動計劃」,代替「圖們江區域開發項目」,將合作範圍擴大到覆蓋整個東北亞地區(包括俄朝韓蒙相關地域和中國的東北三省)。圖們江區域合作的主導方亦從UNDP轉換為各成員國。於是,圖們江區域合作進入「大圖們倡議」階段。

2009年,朝鮮退出「大圖們倡議」。其後雖然「大圖們倡議」逐步深化並增加了組織架構和定期召開磋商會議的機制,但一直形式大於實質,無甚突破。成員國(剩下中俄蒙韓)對圖們江流域開發的利益着眼點亦存在差異。

中國鍥而不捨,一直是「大圖們倡議」的推動方,希望通過圖們江打通我國東北內陸腹地到日本海的出海口。蒙古的存在感較低,主要是想打通中蒙之間的鐵路,其他方面並不關注。俄羅斯的發展重心一直在歐洲,對遠東地區的開發熱情不高,擔心圖們江出海口打通後會影響其遠東地區港口(海參崴)的貨量吞吐和樞紐地位。朝鮮對市場化運作不熱衷,傾向於保守,只投放有限財力於自身關切的重點。韓國一直參與其中,但淺嘗輒止。日本以觀察員身份參與,長期游離於合作之外。因此,30多年來圖們江流域開發一直無實質進展,區域一體化程度只有寸進。

筆者個人的分析:俄烏戰爭之後,俄國立場有變,開始重視在東北亞和中國加強合作,去年已見端倪。「大圖們倡議」的核心問題還是北極圈地緣政治考慮,攪動者正是美國,促成中俄走近。「大圖們倡議」雖然尚未形成有效的多邊合作機制,現時尚缺乏系統化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安排,但幾天前的中俄《聯合聲明》終於有了突破。筆者看到中俄閱兵的壯觀場面,還看到中俄無上限、全天候的全面戰略合作。

20年前(2005)簽署的《長春協議》及歷年部長級會議紀要,都未有強制規定成員國的權利和義務。「大圖們倡議」的組織層級(部長級)相對較低,區域合作模式由秘書處協調,六大專業委員會會議由各國輪流承辦,最高決策機構是一年一度的政府間協商委員會部長級會議。

20年過去,現時的2025中俄《聯合聲明》提出:「大圖們倡議」要向獨立國際組織轉型。有權威網媒認為,這提法與上月召開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有很大關係。在該會議上,中央作出當前我國已「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的判斷,和應該「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的決定。

當前的地緣政治形勢,中國在周邊區域已經形成了命運共同體「兩大集群」,一個是在中南半島(包括中國、緬甸、泰國等),另一個是在中亞地區(中國和中亞五國)。這兩大集群在中國區域發展中,層級最高、合作最成熟,是跨國多邊合作機制,務實合作領域涉及的範圍廣闊。筆者個人估計,「大圖們倡議」向獨立國際組織轉型,或會採取金磚國家集團的模式,藉此開拓北極航路。因此筆者認為,東北亞將迎來命運共同體時代,中國東北三省將迎來區域振興的重大發展契機,涵蓋現代化的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

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圖,50年來,中國的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不斷推進,正逐漸實現。估計25年後(2050)中國將會達到現代化,然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行文至此,不可無詩。「國運昌隆歲月悠,白山黑水韻長留。華光熠熠千秋盛,瑞氣騰騰萬代酬」。民族正氣吸引四方來朝,國家昌盛惠澤子孫萬代。東北是白山黑水的好地方,有長白山和黑龍江,有關門山和松花江,還有森林煤礦,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今後25年北極圈的中俄美三國博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