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透視五一黃金周|香港丁財兩旺 如何延續成關鍵

【點新聞報道】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五日入境旅客合共約110萬人次,按年大幅增加約22%,創新冠疫情結束以來的新高,行政長官李家超更加形容,多個行業生意增加,做到丁財兩旺。

提起五一黃金周的成功,自由黨主席、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旅客顯著增長有賴中央政府去年放寬自由行至全國省市,以及允許深圳市戶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申請辦理「一簽多行」簽證。他從售賣珠寶、黃金首飾、化妝品和海味的朋友得知,生意額升幅高達三成,反映遊客對香港幫助很大。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認為,匯率是吸引大批旅客訪港的其中一個因素,尤其是港元跟隨美元走弱,使到內地、歐洲等地遊客持有的貨幣購買力有所上升,繼而帶動旅客人次。

五一黃金周假期結束,五日入境旅客合共約110萬人次,按年大幅增加約22%。(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莊太量認為,匯率是吸引大批旅客訪港的其中一個因素。(點新聞圖片)

旅客訪港體驗正面 讚香港服務態度轉好

來自長沙的梅小姐與好友趁黃金周訪港三天兩夜,其間按小紅書的旅遊達人推介,到麥里浩徑行山,認為該處景觀優美,值得遊人到訪。被問到消費金額,她估算,整趟旅程花費約數千港元,在可接受範圍之內,例如,旺角帝盛酒店的每晚房價在800元左右。胡小姐則選擇來港遊玩兩天,出發前仍擔心人多,塞得水洩不通,所幸5月3日和4日的人流沒有五一黃金周首兩天多人,整個行程符合預期,充滿港劇的風味。

來自長沙的梅小姐與好友趁黃金周訪港三天兩夜,其間按小紅書的旅遊達人推介,到麥里浩徑行山。(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黃金周期間,亦有不少一日遊旅客,到銅鑼灣崇光百貨等地逛街。北京遊客李小姐從新加坡,經香港飛返內地。儘管只逗留一天,但她感覺,香港比起數年前改善很多,尤其是電子支付工具,許多商店允許使用支付寶和微信等工具付費。張先生亦稱讚是次即日旅遊體驗,例如,交通很方便,20分鐘左右從深圳北到香港西九龍,自己陪同女兒到香港迪士尼遊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免費WiFi和租借充電寶的指示不太清晰,自己的手機也快沒電。深圳居民廖女士則是一行十多人來香港探親,計劃即日返回內地。她認為,香港整體很方便,但始終地少人多,環境擠擁,同樣的價錢,在內地可以租更大、更優質的房間,可以選擇的話,會住在深圳。

張先生稱讚是次即日旅遊體驗,認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免費WiFi和租借充電寶的指示不太清晰。(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另一方面,點新聞記者訪問多位旅客,普遍反映香港的服務態度顯著轉好。舉例來說,珠海居民何小姐說,自己並非首次訪港,整體感覺香港的服務態度有進步,途人亦很願意幫助遊客。邵家輝指,過去一段時間,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好客之道」運動,再加上本地消費疲弱,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旅行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開始珍惜他們的到來。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也向記者表示,過去數日,訪港旅客數目大幅上升約一至兩成,個人遊佔九成以上,普遍遊客感到滿意,相信香港成功贏得口碑。至於團體旅客,他補充指,旅遊業界朋友特地為五一黃金周編排全新的旅遊行程,例如,山頂微型藝術展、啟德體育園等,反應都非常正面。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估計,普遍遊客感到滿意,相信香港成功贏得口碑。(點新聞圖片)

生意額升幅達三成 食肆迎意外之喜

五一黃金周為香港商戶帶來新一波商機,不少地區丁財兩旺。以西貢為例,該處被喻為「香港後花園」,惟疫情結束後,本地消費疲弱,造成該處大量商舗結束營業。受惠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的宣傳效應,西貢近年成為內地旅客行山打卡的熱門地點,五一黃金周更出現遊客人數急增的盛況。

「全記海鮮酒家」老闆吳偉麟經營食肆接近三十年,形容很久沒有看到西貢這麼熱鬧。(受訪者供圖)

「全記海鮮酒家」老闆吳偉麟經營食肆接近30年,形容很久沒有看到西貢這麼熱鬧,人流超過自由行剛開放的時期。被問到旅客消費模式,他補充指,環球經濟疲弱,消費信心低迷,再加上旅客以青年為主,普遍客人都是購買較經濟、實惠的海鮮套餐,儘管如此,生意額仍能錄得約三成的升幅,超出預期。

同樣在西貢從事飲食業的,還有「和記餐廳小廚」的東主張溢良。他說,五一黃金周首日和星期日較旺,生意額較平日增加三至四成,星期六亦有兩成,而星期一,即五月五日就偏靜,估計同黃金周效應結束有關。張溢良續稱,旅客佔整體生意約八成,普遍說粵語,來自廣東省,而且大部分使用電子支付,未有攜帶足夠現金,「幸好餐廳早前開設微信、支付寶等付費平台的賬戶,否則會做不成生意。」

「和記餐廳小廚」東主張溢良表示,五一黃金周首日和星期日較旺,生意額較平日增加三至四成。(受訪者供圖)

而事實上,政府亦因應五一黃金周提前在西貢作好準備,例如,在萬宜路合適位置改善路旁避車處、加強小巴服務等等。不過,吳偉麟認為,西貢交通配套仍有進步空間,尤其要增加泊車位,方便旅客前來。張溢良則建議,政府善用香港的自然景觀,推動「無處不旅遊」,並且鼓勵旅客在原區消費,「若然增加公共交通的服務班次,繞過西貢,直接載客到市區,只會本末倒置,只有尖沙咀等地較旺。」他續說,港人北上消費,或多或少對生意造成影響,期望政府繼續加大力度,推動旅遊。

個別旅遊區未受惠 須重新思考定位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不少佐敦廟街附近的檔戶未能受惠最新一波的客流量紅利。「川辣蟹」創立於1982年,至今經營超過40年。老闆娘李小姐慨嘆,政府好心做壞事,舉辦夜繽紛,改變周邊地區的人流方向,令到她原本以三十萬租用的舗位瞬間變成「死位」,「大家在旅發局的美食夜市逛完,食飽,就不會到這邊消費,整條吳松街的生意大受影響」。她認為,政府要發展夜經濟,就要參考內地,以片區模式開發。

「川辣蟹」老闆娘李小姐慨嘆,她原本以三十萬租用的舗位瞬間變成「死位」,期望政府發展夜經濟,要參考內地,以片區模式開發。(點新聞記者王俊傑攝)

亦有廟街檔戶表示,夜市項目主題單一,開始式微。江先生向記者表示,人流量已遠遠不及最初營辦的時候,生意減少約三成。莊太量分析指,廟街屬於傳統旅遊景點,類似的地攤和小販文化在內地並不罕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亦指出,廟街人流低於預期,反映出缺乏新媒體的推介,難以進一步刺激旅客前往,這不單只是廟街的問題,也是本地旅業要好好處理的方向。

另一方面,儘管五一黃金周首日有大批內地旅客入境,但這股訪港熱潮未有延續至五月五日,尤其是太平清醮期間長洲的出入人次按年減少約一成。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表示,活動臨近長假期尾聲,而且連日來有大量宣傳提及香港人山人海,或多或少會令內地遊客卻步。

熱潮暴露旅遊配套問題 智能化仍屬空中樓閣?

熱潮之下,香港旅遊配套的承載能力再次引起爭議,當中,港鐵落馬洲站於5月2日迫爆,手機網絡更出現崩潰,大批內地旅客無法通過支付寶及微信購買車票。雖然港鐵已即時提升網絡承載能力,短期內可以舒緩相關問題,但梁熙認為,當局要思考如何推動及鼓勵旅客使用實體八達通或車票,畢竟二維碼可能在其他的車站十分方便,在人流極度密集,要求極高出入閘效率的過關口岸,即使沒有網絡問題,亦有機會因個別旅客的手機原因而出現一定程度的擠塞。他建議,參考外國例子,使用八達通或實體車票可以比二維碼有更多的車費折扣,從根本上分流,解決問題。

梁熙建議,參考外國例子,使用八達通或實體車票可以比二維碼有更多的車費折扣,從根本上分流,解決問題。(點新聞圖片)

邵家輝建議,當局推動智能化,目前入境處有手機程式顯示關口的人流情況,等候時間每15分鐘更新一次,認為政府可聯同不同持份者,推動相關模式至主要旅遊景點或交通工具,如山頂纜車等,方便遊客提前規劃行程,盡量選擇人流較少的時段前往使用該類設施。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黃錦輝則指,有關單位未有做好模擬壓力測試,令人難以接受。他舉例指,面對類似的特殊日子,如啟德體育園開幕,警方等相關單位也會做好前期籌備工作,運用人工智能實時數據分析的「離場易」平台,紓解大型活動散場時人流密集、公共交通壓力驟增的困境,建議港鐵等公司可以參考相關事例,使用壓力測試,例如,預計多少人流,使用電子支付的人數等等,來評估配套方面的需要。

黃錦輝建議港鐵等公司參考相關事例,使用壓力測試,例如,預計多少人流,使用電子支付的人數等等,來評估配套方面的需要。(點新聞圖片)

窮遊「特種兵」再惹關注 議員學者籲相互包容

今年五一黃金周破紀錄,大批內地旅客訪港,但一如既往,有部分人未有預訂酒店,選擇做「特種兵」,在油尖旺麥當勞等地過夜。邵家輝認為,社會要用寬容的態度看待,情況就如同有香港年青人到海外城市的火車站或機場過夜。他重申,即便是在麥當勞買漢堡包,亦對本地經濟有幫助。

梁熙表示,由於香港與深圳毗鄰,確實對於一些居於深圳,或因為香港在黃金周高昂的房價而轉往深圳住宿的旅客而言,在麥當勞借宿一宵亦是一個據吸引力的選項,背後亦反映出香港的治安十分良好,不用擔驚受怕。莊太量認為,一個旅遊城市,總會有人選擇窮遊,社會無需刻意放大,反而,大家要留意,並非所有人都到麥當勞過夜,酒店房間供不應求亦值得留意。

邵家輝認為,社會要用寬容的態度看待,情況就如同有香港年青人到海外城市的火車站或機場過夜。(點新聞圖片)

而另一討論焦點是,五一期間,有不少低價旅行團應運而生,惹人質疑相關行程對香港經濟的貢獻甚微。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所謂「百貨應百客」,旅客無分貴賤,香港人均收入較內地高,但近期全球經濟轉差,出現低價旅行團實屬正常現象,這與港人赴內地參加平價團的消費邏輯本質相同。關鍵在於收費機制須公開透明,建立良好市場口碑。他以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為例,指若在低價團旅遊途中能對香港留下好印象,日後或以成熟消費者的身份重遊香港。

「無處不旅遊」初見成效?抑或尚未解決?

從整體結果而言,五一黃金周確實迎來意外之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認為,旅客增長明顯,證明香港在海內外的旅遊推廣奏效。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分析指,旅客數量急增,造成個別地區擠塞,服務出現故障,屬於「快樂的問題」(Happy Problems),「對比沒有人,已經好得多。」目前人流主要集中在尖沙咀等旅遊區,諸如九龍城、土瓜灣等地就相對冷清,他強調,要落實「無處不旅遊」,未來要以片區方式發展,並且統計客流量,「始終不可能所有地方都被用作旅遊區,影響市民的日常生活」。

邵家輝則引述有油麻地果欄販商反映,五一黃金周期間,有內地旅客特地光顧,購買水果,越來越多人選擇深度遊,到訪香港不同社區,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他認為,要發展「無處不旅遊」,政府要改變思維,例如,西貢東壩等地有大批旅客經常行山,可以參考大帽山茶水亭的方式,研究拓展一些空間,劃位設置,給小商戶售賣食品、飲料和紀念品,豐富遊客的旅遊體驗。

陳學鋒認為,既然堅尼地城海濱長廊和西貢東壩等地並非傳統旅遊景點,政府要以全新思維,思考在該處加建足夠的旅遊設施。(點新圖片)

陳學鋒亦舉例指,整個五一黃金周,南區赤柱等地偏靜,未見大批旅客湧入,既然堅尼地城海濱長廊和西貢東壩等地並非傳統旅遊景點,政府要以全新思維,思考在該處加建足夠的旅遊設施。至於南區赤柱等地,應另外設計一日遊路線,避免旅客誤認為該類景點山長水遠、不值得遊玩。

不過,如果從另一角度思考,許多旅遊景點爆紅,似乎與官方宣傳和經營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較多涉及小紅書博主的推廣方式。舉例來說,內地旅客迫爆西貢,看似是「無處不旅遊」初見成效,但背後卻代表小紅書的宣傳方式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傳統景區的生意不如理想,又再次證明香港的旅遊模式「換湯不換藥」。或許,正如羅淑佩局長所說,無論是商家或景點,都要推陳出新。香港在落實「無處不旅遊」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閱讀:

(有片)五一黃金周|110萬旅客訪港丁財兩旺 李家超回應「特種兵」旅遊新模式

五一|內地客吃喝閒逛佛系遊港 「姜濤嚴選」引美食打卡熱潮

講真D|五一黃金周旅遊新模式的啟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透視五一黃金周|香港丁財兩旺 如何延續成關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