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小額包裹關稅生效 Temu暫停中國直運貨品 美消費者赴華「人肉掃貨」

【點新聞報道】白宮於4月10日公布了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對等關稅」調整方案。根據該方案,自當地時間5月2日起,對於價值不超過800美元的小額包裹(包括由中國內地及香港寄出的包裹),徵收其申報價值的120%作為關稅,或者按每件包裹收取100美元。

Temu於5月2日前完成了美國站點重大調整,原標註「中國直郵」的商品全部下架。(網絡圖片)

為應對關稅衝擊,Temu於5月2日前完成了美國站點重大調整,原標註「中國直郵」的商品全部下架,用戶端僅顯示「美國本地倉發貨」選項。據CNBC報道,Temu已暫停中國至美國的直郵鏈路,所有訂單改由美西、美東等地的海外倉履約。Temu在本周內突改其美國網站與應用程式內容,所有原本標示為中國直運的商品,如今皆被標註為「無庫存」。而其美國用戶目前只能看到由本地倉庫配送的產品。

據外媒報道,一些電商平台不得不因此重組物流體系,部分產品價格上漲幅度超一倍,用戶普遍抱怨發貨延遲。還有外國品牌已停止向美國發貨,一些中小企業甚至選擇退出美國市場。《華爾街日報》披露,美國某鞋類品牌將其庫存從加拿大轉移至美國本地倉庫,因為一雙原本售價175美元的中國製造運動鞋,如今若經過加拿大發貨,將承擔超過300美元的稅費。

有專家指出,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看似是對中國強硬,實際上是在給美國消費者漲稅:「這意味着更高的價格、更慢的物流,消費者正在為這項政策買單。」

眾多美國消費者專程赴華「人肉掃貨」。(資料圖)

在中美小額包裹免稅政策終結之際,一個有趣的跨境採購現象正在興起——眾多美國消費者專程赴華「人肉掃貨」,以規避特朗普政府加徵的關稅壁壘。據美國中小貿易商透露,這種看似非常規的採購方式實則具備多重可行性:首先,中國旅遊簽證的便利獲取渠道為商務採購提供了准入基礎;其次,72/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更為短期採購行為創造了制度性便利。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市場與美國的營商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受訪商人指出,相較於美國本土市場特定行業存在的單一資本壟斷現象,中國市場呈現出更為多元化的供應鏈生態。這種差異使得美國中小貿易商能夠擺脫對壟斷巨頭的依賴,在供應商選擇、議價空間、產品組合等方面擁有更充分的自主權。

有分析人士指出,若中美經貿壁壘持續加碼導致這種跨境採購渠道受阻,必然引發更多負面效應,美國中小貿易商將被迫回歸被寡頭壟斷的國內市場,在供應鏈環節面臨更嚴重的壓榨;另一方面,市場集中度的持續提升將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壓縮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

相關閱讀:

Temu及SHEIN美商品漲價 大減廣告衝擊社媒營收

美國取消小額包裹關稅豁免 商務部:嚴重影響美國消費者利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小額包裹關稅生效 Temu暫停中國直運貨品 美消費者赴華「人肉掃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