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4月30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法律共9章,包括總則、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範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附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民建聯表示,熱烈歡迎其出台及實行,認為有助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發揮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表示,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的出台,對於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及時雨」,更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法治保障。
李慧琼指,法律共9章78條,在科技創新章節,《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國家鼓勵、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積極發揮作用;支援民營經濟組織參與國家科技攻關專案,支持有能力的民營經濟組織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等。法律又有服務保障及權益保護的章節,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民營經濟是推動國家整體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之一,亦是國家應對複雜外部環境的底氣。民營企業貢獻了全社會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每10個新開發的產品中就有8個來自民營企業,每10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9家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促進法》出台,將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證各類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陳勇補充指,在今年全國兩會,民建聯人大代表亦提出了多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建議,包括:《關於盡快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的建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建議》、《關於嚴格規範異地執法 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的建議》、《關於優化規管互聯網直播賣貨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健全保障市場經濟的建議》,期望相關建議獲中央考慮採納,繼而為民營企業經營創造出更有利環境。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