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以載道重溫銀都作品 方育平《父子情》揭開序幕

開幕電影《父子情》海報。

【點新聞報道】香港電影資料館即將舉行「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開幕電影為1981年出品的《父子情》(4K數碼修復版),訂於6月23日晚上7時30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放映。

顧名思義,「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挑選銀都機構及其前身 (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鳳凰影業公司和新聯影業公司),由1950年至今製作及出品的超過500部電影中的16部經典作品帶給影迷。開幕電影《父子情》是新浪潮導演方育平首部電影作品,蘊含粵語片寫實文藝的電影傳統,平實細膩地描繪草根階層家庭的父子情。該片不單止入選第31屆柏林影展,並榮獲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及最佳導演兩大獎項。閉幕電影為1959年出品的《彩蝶雙飛》(復刻版),當中包括由紅線女及馬師曾等多位重量級粵劇名伶擔綱演出四段折子戲寶,更是名伶白雪仙父親白駒榮在資料館館藏中唯一的影像紀錄,彌足珍貴。

銀都是次揀選16部電影,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變遷,以大眾生活面貌為題,呈現新舊文化的衝擊。如《說謊世界》(1950) 以四十年代上海為背景,諷刺為金錢爾虞我詐的眾生相。《敗家仔》(1952) 及《兒女經》(1953) 均以家庭倫理為題,前者敘述被寵壞的兒子在失去家人、朋友和居所後覺悟前非的故事,傳遞踏實做人的正面信息;後者以一對夫妻在友人相助下教好調皮兒女的故事,鼓勵父母多關注子女,這些家庭題材放在今天的電影製作中絕不過時,依舊是發人深省。

杜琪峯首次執導《碧水寒山奪命金》,由劉松仁及鍾楚紅演出。

今次放映節目亦為首屆「中華文化節」節目之一。「影以載道——銀都作品回顧」放映日期由6月23日至9月22日,其他將會放映的電影包括以現代女性為題材的《家家戶戶》(1954) 及《我是一個女人》(1955);融入傳統戲曲藝術的《三看御妹劉金定》(1962);首部在內蒙古實地拍攝的香港電影《金鷹》(1964)。名導演朱石麟執導的《中秋月》(1953)、《同命鴛鴦》(1960) 和《故園春夢》(1964);杜琪峯首次執導的《碧水寒山奪命金》(1980) (4K數碼版)。導演許鞍華至《書劍恩仇錄》(1987);匯聚三大影后張艾嘉、張曼玉和斯琴高娃,由關錦鵬執導的《人在紐約》(1990),以及由張之亮執導,獲得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及最佳男配角。

閉幕電影為《彩蝶雙飛》,當中包括由紅線女及馬師曾等多位重量級粤劇名伶演出。

四項殊榮的《籠民》(1992)。除《父子情》外,所有放映場次均設映後談,由粵劇學者阮兆輝、陳守仁及王勝泉、泰迪羅賓和朱嘉寧、電影研究者吳國坤、何思穎、曾肇弘、鄭政恆、喬奕思及登徒主講。門票一律45元並已於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

(點新聞特約記者陳惠芳報道)

相關報道:

九龍城寨之圍城|票房勢如破竹 古天樂親報喜訊已過億

繁花|王家衛注入港味 胡歌「炒起」乾炒牛河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影以載道重溫銀都作品 方育平《父子情》揭開序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