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發展局:香港基建可抗第七烈度地震 年內研抗震標準避免徒增成本

【點新聞報道】大嶼山前日(11日)下午1時22分發生一次2.0級地震,震央位於梅窩,天文台初步分析顯示本港的地震烈度為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的第III度 (三度),即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振動。發展局昨晚(12日)在社交平台呼籲市民毋須擔心,強調本港的地震風險相當低,現時的基建及樓宇設計標準亦提供足夠保障。

發展局指,香港並非位處活躍地震帶。根據天文台的記錄,過去40多年間震中位於香港境內所引發的有感地震皆屬輕微,亦只偶然發生,自1979年以來只發生過9次輕微地震,震級為1.4至3.1級,烈度均在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V(五)度或以下。香港位處歐亞板塊上,距離板塊邊緣頗遠,最近的地方亦相距約600公里,遠離地殼板塊邊緣。土木工程拓展署亦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一直與廣東省及本地的地震學專家進行地震研究,多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本土或離岸地區均沒有明顯的近代斷層活動跡象。

發展局補充,香港基建設施包括橋樑、鐵路、配水庫、人造斜坡、擋土牆及海堤等已含抗震設計,可抵禦高達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VII度(七)度的地震,因此地震對香港基建設施所構成的風險不大。另外,香港建築物因易受颱風吹襲,大部分建築物在設計及建造方面已按照法例的規定具有相對較高的荷載抵禦能力以抵禦強風。抗風設計有助強化建築物的結構,令樓宇有相當的荷載抵禦地震能力,在遇到香港一般可能發生地震的情況,基本上可提供足夠保護。

不過為了防範未然,進一步提升樓宇安全標準,屋宇署已委聘顧問公司參考多個與香港地震活動相若城市的抗震設計標準,研究是否需要為香港製訂一套切合本港情況的抗震設計標準作業守則,預計將於本年內完成比較研究,並會於明年初徵詢建築業界的意見。但發展局仍表示,要在防患未然和實際需要之間取得合理平衡,避免因過高要求而不必要地增加建造成本和消耗資源。

相關閱讀:

點聞1分鐘|香港地震?網民:床都震!

天文台:大嶼山發生2級地震 逾10市民報告感震動

大嶼山地震百年一遇 香港屋宇能否經受地震考驗?

地震有幾震 烈度知程度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發展局:香港基建可抗第七烈度地震 年內研抗震標準避免徒增成本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