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預防學童自殺機制成效存疑?精神科醫生:預防勝於治療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

【點新聞報道】特區政府有感去年學生自殺個案急升,特別成立預防學童自殺應急機制並試行兩個月。昨日(29日)宣布延長至本年底。有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批評並對機制成效存疑,引起外界爭議。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仲謀接受點新聞訪問時指出,自成立學童自殺機制,據報道由開始至今已有20名學生獲轉介精神科醫生跟進,但有不少人士包括立法會教育界朱國強議員,提出應急機制存在很多問題。這個三層的應急機制,最後一層也是最緊急,由學校校長發現學生有情緒問題,可直接轉介精神科醫生跟進,校長可親自致電緊急機制服務熱線,答案是如緊急可直接打999,如非緊急則到公院排期,時間9個月至1年,即是候診沒獲額外安排,校長如同吃了閉門羹,直指機制能發揮多少效用?

陳仲謀認為,政府成立機制是好事,證明政府重視學生自殺;從家庭、學校以及整體社會一同面對,合力防止下一代學生悲劇重演。而機制能提高大家警覺性,正是亡羊補牢未為晚也,成效如何乃見仁見智。陳仲謀稱,若連這一步也不做,徒令學生求救無門,導致學童自殺個案增升。

陳仲謀一直認為預防勝於治療,從學校推行精神健康教育,及預防上的精神健康服務、復康及各方面,香港可說乏善足陳,做得最少。尤其在預防方面需要認真做好。他多年來強調要從教育方面着手,由高小到初中,學校加入精神健康必修科目,讓學校從小教育學生認識壓力、情緒病、精神病以及加強身心健康,提升正向思維。私營或非牟利機構定下劃一精神健康教育制度,讓學童及青少年多加理解,這樣才能達到正式的預防方法,而有情緒學生也有一個明確方向求助。他説:「這樣有情緒學生在不想讓老師、同學知道下,都有方法向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求助,接受治療及相關服務。」

陳仲謀又指出,香港精神科醫生、護士、心理學家及社工和相關人士的人手嚴重不足。若要從公營機構調派一班人手做額外服務,則會加重公營醫療壓力,甚至削減其他服務以應付人手不足。他認為即使有防止自殺電話熱線,都要有人手接聽,更且不是聽了電話便算,而是可以得到專業幫助並轉介專業人士跟進。基於公營的精神科醫生及相關人手不足,相關方面可考慮公私營合作,達至患者得到機構的雙贏服務。

(點新聞特約記者陳惠芳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預防學童自殺機制成效存疑?精神科醫生:預防勝於治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