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上一篇「鬼節聽鬼故」講到,鬼節在民間有不少習俗和禁忌,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一到鬼節,大家就不得不了解關於鬼節的禁忌了,畢竟都唔想「賴嘢」。有些日常事情和習慣變咗禁忌?以下整理多條鬼節習俗禁忌,讓大家有所避忌。
鬼節習俗禁忌知多D
在香港,每逢農曆七月,不少市民,特別是年長一輩,都會在大街小巷燒金銀元寶和供奉不同的祭品予游魂野鬼。同時,在不少社區的球場、廟宇以及其他公共空間之中,更會有不同祖籍的人士以及宗教團體所組織的法會,以祭祀不同的鬼神。
祭祀儀式及習俗
1.祭拜祖先。在這一天,家庭會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整理祖先的墓地,供奉鮮花和食物。通過祭拜祖先,人們表達了對前人的感恩和尊敬。
2.燒紙錢和供祭品。人們會準備各種祭品,如糕點、水果、燒雞鴨等,供奉在祖先的神位前。此外,他們還會燃點紙錢,相信這樣可以將財富和幸福送給亡靈,幫助他們在陰間過得安逸。
3.走火入魔。走火入魔是農曆七月十四鬼節的一個獨特儀式,人們在火上行走,認為這樣可以淨化身體,也可以趕走邪靈。這一活動在一些地方被視為信仰的表達,也是人們對祖先的一種尊重。
4.放河燈。陸地為陽,河水為陰。放河燈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習俗,代表對已逝去親人的一種悼念之情以及普度水中的孤魂野鬼,它們死後想托生卻又找不到路,這時如果它們找到一盞燈,就可以用燈照着,找到轉世投胎的路。
平時日常做的事情/習慣,特別日子要注意。
禁忌不可做
「路不拾遺」
鬼節期間,很多人都有燒街衣的習俗,即是燒祭品、溪錢予游魂野鬼,如果於街上見到硬幣,或一些祭品,千萬不要貪心據為己有,因為它有可能是屬於靈體,而你拿走,靈體就會跟住你走。特別是雨傘,因為靈體最愛藏於雨傘中,小朋友對這些東西特別好奇,所以家長更要格外留神。
身上不要掛鈴
鈴聲會吸引靈體,所以晚上外出時,儘量不要佩戴過多飾物,特別是一些會發出「鈴鈴」聲的手鍊、鎖匙扣,以免靈體跟着你走。
不要亂拍肩膊
相傳人有三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膊各一把,如果其中一把被人拍熄的話,陽氣就會減弱,令靈體有機可乘。
忌凌晨時洗衫晾衣
工作繁忙,只有晚上才有時間洗衫,但鬼節期間還是少洗為妙,因為「濕滴滴」的衣服,是靈體最愛棲身的地方之一。
勿以全名稱呼
如果夜間活動時與朋友儘量以代號相稱,而不是直接呼叫對方全名,以免被鬼魂記住你的名字。如果真的在郊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聽到有人叫你,也不要輕易回頭。不過最好不要在夜間出門。
搭電梯別照鏡
喜愛看鬼片的人都會知道,鏡是最容易照到靈體,加上傳聞電梯是通往陰曹地府的通道,所以晚上放工、回家時,儘量不要照鏡,就算電梯有鏡,都不要長時間注視,以免看到一些不想見到的「東西」。
凌晨不要剃毛
聽說人的毛髮代表「精氣神」,早上修理毛髮是可以的,不過,如果是鬼節的凌晨,剃毛則會損害自身的「精氣神」,令靈體的陰氣容易入侵。
晚上勿拍照
如果不想自己張相無緣無故「多咗個人」的話,鬼節晚上還是少在街上拍照或自拍為妙,以免將靈體攝入相中,嚇親自己。
忌穿全黑紅衣物
避免穿全紅和全黑的衣着,因為黑色及紅色都特別容易招惹靈體,依附其上。 因黑色屬黑沉顏色,鬼魂最喜歡依附於此,而紅色對於鬼魂來說,更屬標奇立異的顏色,容易引起注意,更加需要避免穿着。
不要靠牆行/睡覺
據說靈體最喜歡站於牆邊,特別是陰暗的橫街窄巷,如果有靠牆行的習慣,鬼節時還是避一避。另外,不少人都有靠牆睡眠的習慣,從而獲得安全感,靠牆的習慣便很容易讓鬼魂上身,需要特別小心。
禁說「鬼」字
「鬼」字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還會混合其他字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例如「好鬼煩」、「衰鬼」等都屬不少人的口頭禪。在鬼節的時候,由於四處都充滿鬼魂,因此最好謹言慎行,不但要忌說「鬼」字,也不可胡亂說話,以免鬼魂聽到後跟在你身邊。
忌吹口哨
不少人都有吹口哨的習慣,但在鬼節的晚上吹口哨,卻會變成一種暗號,容易招來鬼魂。
夜間勿游水
在鬼門關大開的時候,鬼魂會在水中玩抓腳的遊戲,有機會造成意外,因此在晚上最好不要去游水。
鞋頭忌向床擺
鬼魂會按鞋頭的方向來判斷人的位置,所以切忌鞋頭向住床頭擺,以免招來鬼魂一起睡覺。
筷子不插飯碗
千萬不要將筷子插在飯碗中央!有傳這樣與香爐插香相似,很容易招惹靈體過來「開餐」!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