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鬼門開」 4種人容易「俾鬼責」 民間3招有解

在鬼節,市民集體在街頭燒衣拜祭。 (資料圖片)

今日是農曆7月14盂蘭節(鬼節),「鬼門關」打開的日子。這日是否真的容易「撞鬼」不得而知,但半夜驚醒無故動彈不得又不能發聲,俗稱「俾鬼責」的經歷相信不少人也遇過。對此,本報整理從醫學角度來看,「俾鬼責」的成因以至預防方法,以及民間分享3招可解救「俾鬼責」應急辦法,就算大家遇到「俾鬼責」都唔使驚。

「俾鬼責」症狀

  • 早上或半夜醒來時,身體無法郁動,尤其愈掙扎愈無法郁動
  • 感到自己清醒,例如看到周圍事物
  • 被東西壓着,猶如「俾鬼責」
  • 想大聲求救,但無法發出聲音
  • 感到呼吸困難
  • 看到幻覺、出現幻聽,例如看到黑影

「俾鬼責」醫學解說

「俾鬼責」又稱「鬼壓床」,民間慣稱「俾鬼責」的朋友是因為行衰運有「污糟嘢」,但在醫學上實際上屬於睡眠癱瘓症。

出現或經常發生睡眠癱瘓的人,可能會感到害怕、容易胡思亂想,甚至在坊間尋找各種解夢境的方法。其實從醫學角度分析,人體的睡眠周期包括「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及「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兩個階段,一般會在處於快速動眼期間發夢,此時大腦為了避免身體對夢境作出反應,會指示要全身肌肉放鬆,進入癱瘓狀態。坊間所指的「俾鬼責」,其實是指睡眠癱瘓症的現象 。

預防「俾鬼責」最好方法

避免「俾鬼責」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引起睡眠癱瘓症的因子,平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睡前可以透過伸展來放鬆,或是用自己喜歡的香薰,透過味道來讓身心放鬆,如果遲遲沒有改善,建議盡快就醫、找出根本原因。

「俾鬼責」或涉其他病症

精神科專科醫生意見認為,俗稱「俾鬼責」的睡眠癱瘓症也可以與其他疾病有關,例如渴睡症、心律不正、癲癇症、偏頭痛、焦慮症、睡眠窒息症等,所以若「俾鬼責」的次數頻密,應盡快諮詢醫生意見,以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致。

4種人容易「俾鬼責」

1. 睡眠品質不佳

平時睡眠不足、或是睡不好、睡覺時間不規律、常熬夜等,都容易造成大腦在不對的時間醒來,容易形成睡眠癱瘓症;或是只是想小瞇一下,起床後有別的事情要做,大腦就很容易醒來,但身體仍在休息。

2. 疾病、藥物影響

可能有些人本來就患有抑鬱症、躁鬱症、過度活躍症等精神疾病,精神面很容易影響睡眠,同時需要藥物治療時,也可能會引發睡眠癱瘓症。

3. 過度緊繃

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精神上很容易受到影響,還有像是因為民俗信仰的關係,導致自己更為敏感,進而造成緊張的情緒,晚上就更容易有幻想。

4. 環境因素

如果外宿,住賓館或酒店,導致跟平時的睡眠環境不太一樣,或是光線太亮、睡覺時有噪音等情況,則比較容易有睡眠癱瘓症,如果本身就比較會認床、對睡眠環境較挑剔的話,也會比較容易受影響。

「俾鬼責」民間3招有解

1. 強制身體動作

「俾鬼責」時,身體基本上是不聽使喚,但還是可以藉由伸舌頭、握拳、蹬腳等較小的動作,來幫助喚醒身體,進而解除危機。

2. 發出聲音、念經

不少人分享,遇到「俾鬼責」時念經真的有用!這是因為,當你覺得自己「俾鬼責」時、精神緊繃,透過念經、禱告……等行為,可以幫助安定你的思緒,讓身體度過緊張期,同時解除「俾鬼責」的症狀。

3. 繼續睡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只要繼續睡,就不會感覺到有任何不適,最重要的就是要安定自己的情緒,當作是一種醫學上的症狀,也不會這麼害怕了。

(來源:香港仔)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今日「鬼門開」 4種人容易「俾鬼責」 民間3招有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