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生活|前十字韌帶撕裂後何時恢復運動?

文/彭俊耀

筆者較早的文章介紹了一些關於膝蓋痛症的護理常識,除了退化會造成膝關節痛之外,因外力導致關節內受損的「前十字韌帶撕裂」就是一種十分普遍的運動創傷。但凡膝蓋受傷時聽到明顯的撕裂聲,及後出現疼痛、腫脹、積水、鬆動、屈膝乏力等病徵,都有機會是關節韌帶受到損害。而且不論是經過訓練的專業運動員,還是閒日才去踢球打球的假日選手,在進行激烈競賽時都有機會傷及十字韌帶,那競技運動豈不是很危險?

你不知道的「着地生物力學」助你如何安全着陸

有醫學研究指出,大概70%的個案均屬於「非接觸性」的扭傷。運動時候急停、高速轉向、跳高着地等動作,讓我們的小腿脛骨在膝關節內向前方或向內側旋轉,而過量的力度便有機會拉傷韌帶甚至撕裂。而且發生過程由腳掌着地後的40微秒內發生,通常聽到聲音察覺後已經遲了。

到底跳躍動作和自己的「無情力」能否足已扭傷韌帶?「着地生物力學」其中一課就是探討兩者的關係。人體站立時會,膝關節需要承受着身體的重量,我們稱為「地面反作用力」。在身體跳起和着地的過程中,腳掌由撐起離地和着地一刻,測力板上顯示的反作用力數值會迅間提升至高點。研究人員發現,韌帶受傷跟數值頂峰時間有着密切關連,並讓我們相信透過增加髖和膝關節活動能力有助減少受反作用力的傷害。

前十字韌帶受傷後的評估和治療方案

筆者和團隊為了驗證以上新測試方法的可靠性,在運動分析實驗室進行了測試,並在學術期刊 《Hong Kong Physiotherapy Journal》發表文章。研究指出,以側向單腳落地,比傳統垂直下跳和急停跳高更能夠模擬病人受傷時的情況,也方便比較受傷和非受傷腳的能力差異,所收獲的數據相對可靠。筆者和團隊為了驗證以上新測試方法的可靠性,我們隨機抽樣邀請曾經接受前十字韌帶復建手術的病人進行評估,藉以提高測試的廣泛性。參與者的下半身骨突位置貼上反光標記,並站在30厘米高的小平台上,向左右兩側以單腳降落在放置於平地上的測力板。期間我們採用Vicon系統的三維動作分析技術,放置十台Bonita系統的高速攝影機,以每秒拍攝100幅影像的頻率,捕捉參與者着地時包括髖、膝和踝關節的動態和角度變化,以及收集測力板上的反作用力數值。在分析數據後,我們發現側向單腳落地對體力要求、動作複雜性和風險都較低。不同受傷程度的病人都可以做出合規格的指定動作,成功樣本增加無疑加強了測試結果的可靠性。筆者希望今次研究結果有助提供更準確的傷勢及復康評估方案,支持物理性復康訓練的重要性。

相關報道:

點生活︱「膝頭哥」痛症勿輕視 韌帶受傷難復原

點生活丨警惕髖關節痛 一招教你排除隱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生活|前十字韌帶撕裂後何時恢復運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