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有片)施政報告前瞻|創科發展障礙多 關鍵突破點何在?

編者按:中央政府計劃在香港選拔航天載荷專家,這對香港發展創科是一大助力。誠然,創科產業目前在香港並非主流,其中人才的質與量、產業活力、市場規模、資本投入等等,都存在短板。要如何同步解決好這些問題,以打開新的局面,讓科技和創新轉化成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點新聞在施政報告發表前,訪問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立法會議員邱達根以及永泰信息技術集團主席黃仲翹,聆聽他們如何分析香港的創新科技發展,以及對於未來創科之路的意見。

問題一:發展創科需要科技專才 香港如何吸引人才來港?

21世紀經濟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李家超也表示過,「香港一定會搶人才。」據統計,未來十年,香港缺乏10萬人才。如何吸引、挽留人才,我們希望從根源上探求方法,找對方向,事半功倍。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受訪者供圖)

陳清泉:我們可能做的,是請世界權威專家來港短期交流,讓我們清晰了解世界科技前沿方向。還有我們可以挖一些「頂級專家」的弟子,名家、大家的學生。我曾經幫新加坡大學建立新的學科,實踐證明我的理念是成功的。因為這些頂尖學者的學生在來了香港之後,還會與他們的老師、同學保持聯絡,又自然形成了網絡。他們了解科研的前沿、方向,可以專心做好原創科研,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科技創新界別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視頻截圖)

邱達根:吸引人才最重要的因素是「發展機會」。香港金融市場之所以能夠吸引全世界人才,在於產業深度足夠。很多創科方向的高材生來香港讀完書,可能就回深圳發展了,因為深圳產業機會多。要增加香港的產業機會,就要增加些誘因,吸引更多企業和科研機構落地香港。除了營造就業環境,我們也應該多給予創業方面的配套資源,比如投資基金、風投基金。簡而言之,產業機會是最重要的因素,至於生活方面的配套,比如住屋、學校等,則是後話。香港參考深圳的做法吸引人才,並非是與深圳競爭,香港本身便具有獨特的基礎科研優勢,只是補充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

永泰信息技術集團主席:黃仲翹。(點新聞記者周琳琳攝)

黃仲翹:香港政府在「來港」的人才吸引政策上,應適度放寬對專業人才和申請企業的門檻要求,增加目標企業申請人才來港的配額,縮短審批時間。此外,還應提供一站式支援。不過話說回來,除了吸引人才「來港」外,我們更應考慮如何為人才「留港」創造優越條件。香港每年有過萬名來港留學的畢業生,若這些在港畢業的人才都留不住,還捨近圖遠地去吸引其他專業人才來港,顯得有點難以自圓其說。

香港創科要發展,需吸引海外人才。(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問題二:香港基礎科研能力強,如何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實現產學研結合

香港的創科發展現狀類似於「半條腿走路」。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香港多所大學的排名在國際處於頂尖水平,但寶貴的科研成果卻在轉換為生產力的路上受到掣肘。背後的限制究竟為何?應如何打破從科研走向生產的應用壁壘?面向大灣區,香港是應該依賴,還是尋求合作?

陳清泉:創科發揮需要完整的產業鏈。香港和深圳相互間具備很強的互補性,在進行頂層設計時,可以把創新附加值高、但不需要大量土地的產業,如傳感器、生物芯片、醫藥等,放在香港研發和生產;對於另一些需要大量土地的科技產業,可以放在深圳。

商湯科技是總部位於香港的一家人工智能企業,其戰略合作夥伴包括高通、華為、小米科技、本田汽車等。(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邱達根:在研究成果落地產業化方面,香港一定要同大灣區合作。比如商湯、大疆,都是香港或國際機構進行研發,之後與內地合作生產。香港若與內地共建「產學研」的商業轉化系統,也要注意打通兩地間不同的政策和規範,例如深圳的投資公司在投資香港項目時,仍存在諸多限制。此外,大學研發過程中的思維框架也要放開,研發的授權辦法、大學教授的持股比例,目前都存在諸多枷鎖,不太利於市場轉化。歐美很多大學的科研成果產業化後,可以讓教授持大股,利益歸於研發團隊。在這方面,也可以設立一些平台來幫手,歐美都有一些專業的平台,幫助大學進行科研和產業之間的對接。

黃仲翹:從基礎科研,經過應用研發,最後能轉化為一種成功的產品或創新的服務,這是一場接力賽,須要環環相扣的產業鏈來配合,大灣區內都具備這產業鏈內的各項能力和要素,並且在不斷的增強,除了要加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產學研」力量的結合外,更應着眼於探索大灣區內各層面的合作,這包括在基礎研究的合作,應用研究的合作,現代生產方式的合作,國際貿易創新的合作,海外市場拓展的合作等等。我們必須隨時代變化,了解市場所需,善用區內上下游產業的整体力量來謀發展。這也算得上是我和我公司這麼多年的實踐經驗了。

將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市場生產力,是香港創科發展的重中之重。(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問題三:現時在創新科技方面香港有什麼短板亟待解決?

香港創科發展不是單線作戰,產業鏈、人才、科研方向,都存在一些短板。究竟哪項問題是應該優先關注和解決的?各位專家有不同的看法。

陳清泉:我一向強調,創科需要有一個好的氛圍,要有完整的生態鏈。一個高科技的生態鏈需要四大要素:第一是基礎研究,一般在大學開展;第二是應用研究,把科學變技術,一般指的是在應用研究院開展;第三是高科技企業,要把技術交給高科技企業,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第四是金融,支援高科技的金融,用金融支持孵化創新技術。香港的應用研究不夠,所以我呼籲在香港上市的央企,或者外國公司,應該在香港設立應用研究院。

邱達根:最嚴重的短板是人才。大灣區有很多畢業生,同時香港招不到人,是否通過人才交流來達到雙贏?入境專才政策一定要放寬,除了對高端人才放寬,也要對中端人才放寬,因為教授也需要可以做研究助理的人才。高端人才可以面向國際聘請,中端人才面向內地招收。目前香港的科技從業者工資已經在上漲。數字科學、金融科技領域的人員如果有五年從業經驗,可能達到100萬的年薪水準。科技人才在香港找工作基本不存在就業難的現象。

黃仲翹:香港創科的其中一個短板是對今天的「市場所需」缺乏細緻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很多所謂「創新」不過是閉門造車或東施效顰,等而下之的是借科技之名,按西方的套路投機炒作一些新鮮的概念。香港在應用研究方面往往缺乏明確的市場定位、市場拓展的方向,令這方面的許多努力變成浪費。至於如何找到切實可為的市場需求?這點可以參考一些外國和內地的成功做法,由政府提出一些重大和急待解決的課題來引導行業的發展,這些歷史上成功的例子包括:美國60、70年代的太空計劃,內地在90年代啟動的「三金工程」等等。

香港創科發展存在生態鏈不完備、人才不足、市場需求定位不準等短板。(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問題四:現時特區政府已提出要加強STEM教育,香港該如何在中小學實施STEM課程培養充足的創科人才?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數據,香港文憑試的總體考生人數從2013年到2022年下跌,這導致報考STEM(理工科)的人數也大幅下降,其中報考《設計與應用科技》的人數,每年也不過幾百人。在香港出生率降低,考生人數逐年減少的大背景下,創科人才的培養就更應該從興趣着手,讓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打好數理學科的基礎。香港教育局於2016年將STEM納入中小學課程的8個學習領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設計、科技等)。香港實施STEM教學的時間不短,但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及「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中,香港學生的科學排名均有顯著下跌。香港學校應當如何實施STEM教育,才能更有成效?

陳清泉:世界顛覆性科技革命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國際上已經公認STEM是培養科技人才的必要教育途徑。歐盟、日本、韓國都有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香港要借鑒國際經驗。

邱達根:目前STEM課程並非必修課,希望未來能夠為這些基礎學科多設置一些硬性教學的時間。學校也要力聘專業的科技人員來承擔教學工作。

黃仲翹:我甚至不太同意用STEM這詞,更準確的說法是「科技創新素養」的提高,而科技創新素養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這素養是要融入到各項課程裏,通過潛移默化而形成。小學要做的是培養出學生的好奇心及動手、動腦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學階段,要切切實實地辦好一些能為學生提高「科技創新素養」的相關學科,為他們打下堅實的根基,這包括:數學(代數、幾何、三角、初級微積分…)、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課程,然而目前,物理、化學、生物都不是必修課。到高中階段,特別是在高中的後兩年,可以為一些在這些基礎理科課程表現出能力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開設特別班、興趣小組等等。在這個階段,高中與大學可加強合作,提早選拔尖子生進入大學的理工學科。要做好這些工作,中學數理科老師的數目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是刻不容緩要解決好的問題。

特區政府強調加強中小學STEM課程教育。(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總結:創科短板需聯動解決 善用傳播渠道弘揚科創先鋒

以上專家各自分析了香港創科生態鏈環節中存在的各處短板,把問題簡化地說成人才不足,或創科公司數目偏低都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創科領域的問題是人才、產業、市場、資本共生的系統問題,彼此間是互為因果的聯動關係,公共政策須為這四方面創造出良性的共生條件,營造出一個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而這四者中,又以市場的定位和開拓為首要的着力點,缺乏市場需求,其它的努力都是徒勞。

三位專家也共同提到了一個建議:政府和民間組織宜利用好傳播渠道,以短視頻等生動的新媒體形式向青少年們普及科研的意義,推廣成功的創科代表和企業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香港正迎面走向難得一遇的創科機遇 — 航天的夢想定能啟發這一代青少年對科技的探索慾望。我們一定要把握利用好國家的科技東風,及時適切地變革中小學科普工作,優化數理課程的教學方法,並培植和吸引優秀科創企業,令從業者看到上流機會,聯動地搭建起香港創科的生態系統。

(點新聞記者周琳琳報道)

更多閱讀:

點此查看「施政報告」專題

(有片)施政報告前瞻|土地房屋困局點破解?粉嶺高球場能否成建屋突破口?

(有片)施政報告前瞻|解決地區「老大難」 行政改革是關鍵

(有片)施政報告前瞻|復常之路點行?與內地通關需更積極有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有片)施政報告前瞻|創科發展障礙多 關鍵突破點何在?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