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研究:新冠患者易肺脾氣陰兩虛 中醫治療可有效降低肺阻塞風險

醫管局與本地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聯合進行新型肺炎康復診療研究。(點新聞記者李九歌攝 )

醫管局與本地大學及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聯合進行新型肺炎康復診療研究,是首份於國際發表的本地中醫新冠復康診療的臨床研究。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及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南區)陳駒今日(28日)出席記者會,介紹研究詳情。

據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中醫)黃巧雲介紹,新冠中醫復康診療臨床研究是由醫管局牽頭,首次聯手本港三間本地大學,即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中醫藥學院,及位於南區、九龍城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及西貢區的7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進行跨區多中心臨床研究。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表示,研究旨在透過回顧性研究了解新冠康復者的中醫證型及相關健康狀況,及前後對比分析參與者的不同中醫證候與康復狀況。研究期間實地隨訪治療和跟進150名新冠康復者的臨床狀況,沿用中醫按病人體質做出個體化治療模式,利用標準化評估工具(六分鐘步行測試、體質及肺功能問卷)客觀量度及分析數據。150名參與者中,男女比例分別為36%和64%,年齡為18歲至81歲以上,其中51至60歲人士最多,佔比約45%;其次是61至70歲,佔比逾35%。他們在確診時出現最多的症狀依次為發熱、乏力/倦怠、乾咳、肌肉/關節痛、頭痛、咯痰、咽痛、失去味覺、失去嗅覺及氣喘。

參與者的中醫狀況方面,常見的中醫症證型為肺脾兩虛(18%)、氣陰兩虛(10%)、肺脾兩虛及氣陰兩虛(43%)。其中肺脾兩虛型患者出現氣短乏力、疲勞、納差、噁心、腹脹、大便乏力症狀,氣陰兩虛型患者則會疲乏、氣短、口乾、汗出、食慾不振、大便乾結、乾咳痰少、煩躁和舌乾。經過治療,臨床症狀有所改善,特別是咳嗽、氣喘和乏力等後遺病徵。

在研究過程中,通過六分鐘步行測試水平發現,參與者的肺功能較同齡人士差,治療前僅有5%人士的六分鐘步行測試水平達到標準,而接受治療後3個月及6個月,則分別有近10%及16%人士達標。此外有數據顯示,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肺阻塞風險。

陳駒分享兩個治療個案,其中一位43歲女士於2021年1月出現發燒、嗅覺及味覺減退,其後確診新冠肺炎並入院治療。出院後,她出現喉嚨疼痛,早晚流鼻水的症狀,於是在2021年2月首次求診,中醫辨證為陰虛火旺,治療以滋陰清熱為主,處方沙參麥冬湯加減。經過兩次治療,患者咽喉疼痛消除,仍見流鼻水,急步行及上樓梯易發氣喘,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治療以補氣滋陰為主,處方四君子湯加沙參麥冬湯加減,經過四次治療,流鼻水及氣喘症狀改善。

林志秀表示,中醫學診證醫學臨床研究十分重要,是中醫學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基礎,他期待今後在醫管局及大學框架下,增加針灸、中藥、骨傷推拿等,以診治常見疾病或重大疾病。利用中醫辨證論治個體化模式,結合臨床試驗,構建更多關於中醫藥診證醫學證據,令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行得更好」。

馮奕斌表示,中醫藥的研究需沿現代化、國際化方向進行,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推廣中醫藥面向全世界,具有重大意義。三間大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其中醫藥研究方面可謂全方位,在基礎研究、中西醫結合研究、轉化研究方面,過去多年同醫管局緊密聯繫,未來要進一步強化香港中醫藥在基礎研究等方面的強項,相信隨着香港中醫學院的成立,在推動中醫藥的臨床研究方面,將發揮更大作用。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更多報道:

抗疫服務站|腦霧惱人 改善不求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研究:新冠患者易肺脾氣陰兩虛 中醫治療可有效降低肺阻塞風險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